三、计算机硬件设备选型要“实用经济、兼顾长远”
计算机的选型及外延设备的配置要与具体管理工作相匹配,正确处理当前使用和今后发展的关系,单机运行与联机并网的关系,不要盲目追求新型机。
选型要着重考虑下列因素:(1)技术先进,在短期内不至于落后;(2)国内市场比较流行、普遍使用的国产系列;(3)性能、价格比较合理,运行速度满足工作要求,系统稳定可靠,兼容性好;(4)有良好的售后维修服务;(5)有较丰富的软件可供使用;(6)在一省(或市)所配机型应力求一致,选用同一型号或兼容型号。
在设备选型上,省、市级房地产管理机关要依据部信息中心的《微机选型意见》,加强指导,并及时与部房地产业司和信息中心沟通情况。
四、要做好软件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使用
各级房地产管理机关要配合部房地产业司和信息中心,加强对软件研制开发的领导,积极引进、推广业已成熟的、能尽快发挥效益的基础软件,克服同一专业项目低水平软件重复开发的现象。
当前软件的使用主要以单项管理业务为主,要选择独立性较强、涉及面较小、工作规范化较好的单项业务,作为突破口,率先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如:房产产籍管理。
软件使用先期工作主要集中在基础数据的采集,这项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各级领导要组织力量完成,使系统尽早发挥效益。
五、要建立计算机管理规章制度
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如:机内信息保密,病毒防范、设备正常运行、机房防护安全、软件的研制与使用等,要制订相应的管理规章、规程、标准、严格管理。
要注意不断完善计算机应用环境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变管理工作中不系统不科学的部分,使之满足应用计算机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六、要大力培训计算机应用人才
拥有足够数量的熟悉计算机应用的人员是实现房地产管理现代化的关键。要坚持“配机培训同步”的作法,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并做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
对于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管理人员,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对本业务常用的软件有所了解;对于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特别是年轻管理人员,要求不仅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熟悉本业务的常用软件,而且要达到能上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