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教委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

  (5)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地必须根据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要在切实保证“普九”重中之重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经费等方面,三者要统筹安排,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6)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必须从农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
  ——现阶段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尚不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努力普及小学教育,特别贫困的地区要首先普及三至四年小学教育。在小学高年级或小学后,要增加与当地密切相关的实用生产技术和生活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对不能继续升学回乡参加劳动的人,要采取多种形式使他们学习当地需要的实用生产技能。要利用乡、村中、小学的教育设施,举办“假日学校”或夜校培训农民,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在乡、县所在地,要办好中心小学,并试办实验中学,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人口较多的县要努力办好一所综合性的、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中学。也可在一个地区或更大的范围内,集中办好一两所普通高中和一所或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成人教育要努力抓好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并把学文化和学科学、学技术结合起来。
  ——大多数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并向小康水平迈进的地区,要在努力实现“两基”的基础上,重点搞好初中后的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网络。县一级要先办好一所综合性的、职前职后结合的实施多种形式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中等骨干学校(或中心),乡镇要办好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成人教育中心),并因地制宜地把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同村小学结合。
  ——少数已经实现或超过小康水平的地区,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标准地实现“两基”,创造条件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要在本地区范围内进行城乡统一规划,充分利用城市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为农村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要积极开展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7)理顺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县、乡政府要在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师资配备、学校管理等方面发挥统筹作用。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要在县、乡政府的领导下,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实行结合,一校多用,职前职后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在管理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管理部门要从有利于两类教育相互沟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出发,加强协调合作。在乡、村一级,主要依托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施各种成人培训和职业培训。在县一级,要集中力量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的综合性的实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中心。独立建校的也要提倡职前职后结合。各地要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紧密结合的新的有效的管理形式和机制。
  要加快农村各类学校内部改革,实行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