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的成立,为深化电教改革,加强宏观管理,推动电教事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八五”期间,我国电化教育取得的成绩,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电化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电教经费虽有增加,但总体投入仍然不足,对软硬件投入的比例也不够合理;在电教教材建设上,由于统筹规划不够,造成教材不配套,低水平重复制作的问题;电化教育的法规建设较为薄弱,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九五”期间电化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九五”期间,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围绕教育重点任务,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增进效益,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根据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紧密围绕教育的重点任务开展电化教育。为实现本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积极配合“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电化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更好、更方便的受教育机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面向农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任务,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具体情况分类指导,提高质量,增进效益。加强法规建设,逐步使我国电化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为教育服务。在现代教育媒体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设计、视听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工作,将今后不断开发的、可用于教育教学的各种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加强电化教育工作,推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