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
宪法,使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树立
宪法观念,维护
宪法尊严,保障
宪法实施,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以
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学习劳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不断优化劳动工作的法制环境,推动劳动制度改革,保障劳动部门各项任务的完成;通过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和同劳动工作密切联系的其它法律、法规,提高劳动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
三、实施步骤和方法
从一九九一年开始,到一九九五年结束,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今年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地方劳动部门应根据本规划和地方人民政府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二五”普法学习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2.广泛深入地进行动员,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宣传“二五”普法学习的重要意义、内容、目的、方法和要求,提高全体职工对“二五”普法意义的认识,增强普法学习的自觉性。
3.劳动部以组织培训省级劳动部门的普法骨干为主,省、地、市劳动部门要因地制宜举办培训班,培训普法宣传骨干。
4.组织力量编写教材,劳动部主要负责劳动专业法律知识教材的编写,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做好地方劳动法规和其他法律知识教材的选编。
5.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要在本地区选择“二五”普法学习的试点单位,通过总结宣传试点经验,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二)学习实施阶段。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分五个专题进行学习。
第一专题:
宪法。时间,半年左右。在全面学习掌握
宪法基本原则的精神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国家政权的本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特别要重点学习
宪法中关于劳动关系的内容,领会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