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自然灾害
2、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及劳力
(2)土地利用现状
(3)农业生产水平
(4)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
(5)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3、基础设施
(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主要针对灌溉和排水工程)
(2)田间工程现状
(3)交通及电力
四、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
(2)供需平衡分区
(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P=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节水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1、项目建设内容
选择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确定不同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规模。
2、节水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1)各种节水灌溉工程的总体布局(灌溉工程及有排涝任务的排水工程)
(2)与节水灌溉工程配套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
(3)节水型灌溉制度的制定
(4)典型工程设计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估算依据:工程投资估算按估算年的价格水平编制。可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及地方有关文件,同时应考虑当地实际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投资估算:由于节水灌示范项目属农田水利工程,面积小、投资少,故将工程费用构成简化为工程总投资,由工程建设费、其它费用和基本预备费三部分组成。根据这三部分费用来估算工程总投资。
工程投资估算成果应以表格形式列出,内容包括:建筑工程估算;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其它费用估算;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及投资总估算。
资金筹措方案:资金构成、来源及借、还款计划和措施。其中,中央投资部分不超过130万,地方配套资金按上一年度中央下达投资计划所确定的比例进行配套。
七、效益估算
1、概述经济效益估算方法和主要参数。
2、提出项目综合利用效益分摊原则、方法和分摊成果。
3、概述工程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八、经济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一般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目前,对规模较小的节水灌溉项目可只作经济评价。
主要经济评价指标: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年限及有偿资金偿还能力。
根据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提出项目综合评价和结论。
九、项目组织和管理
明确项目建设的组织机构和法人组建方案;项目区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及资金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制定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十、项目建后管护措施
提出项目竣工后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水费征收改革措施:包括如何通过项目建设,促进水费征收制度改革,实现项目良性运行机制的措施。
附图:1:项目区规划布局图(略)
2:必要的工程典型设计图(略)
附件4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一、建设内容
填写“建设内容汇总表”(见附表)
二、基本资料
包括水源种类、水源总量、供水流量、地下水埋深、降雨、气温、湿度、风力、风向、最大冻土层深度、土壤种类(五级分类)、作物种类和分布、地形(位置、高程、地貌)、动力、材料设备供应,交通运输等。地质资料、地区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等,与示范区建设无关的其他资料可省略。
三、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设计方案应达到初设水平。
1、总体设计
水源:水源类型、位置、水源供水量、供水流量。如需新建水源工程,说明其位置、类型、规模,不必做水源工程设计。
首部枢纽:泵站、蓄水池(或调节池)、施肥、过滤、控制等主要设备的配置,不必做建筑物设计。
分区:示范区分区,各分区的节水灌溉工程类型、面积、作物种类。
水量平衡计算:各分区的用水量和用水流量、全系统的总用水量和用水流量,供水与用水的平衡计算。
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包括灌溉定额、灌水周期、灌水次数、轮灌编组。
总体布置图:应在1/2000-1/5000图上绘出。总体布置图应包括主要建筑物、干支管、各分区边界、位置等。应给出图例、2米以下间距等高线,并标注比例尺。
2、典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