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轻工业部、商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中质协用户委员会关于坚决制止生产、经销伪劣鞋类的通知

轻工业部 商业部 国家技术监督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国消费者协会 中质协用户委员会关于坚决制止生产、
 经销伪劣鞋类的通知(节录)
 (1990年11月6日(90)轻质字第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轻工厅局(总公司),商委、商业厅(局)、供销社,技术监督(标准计量)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者协会,质协用户委员会:
  为制止生产、经销伪劣鞋类,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由轻工、商业、供销社、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成“鞋类产品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吸收消费者代表参加,在各地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对本地区鞋类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进行清理整顿。
  二、今后凡申请注册制鞋企业,其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应进一步严格批准手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严格审查后核准注册登记,发给营业执照。
  三、凡不具备生产条件,不能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生产鞋类的企业,应责令其停业整顿;整顿后产品质量仍达不到标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已售出的劣质产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对虽具备生产条件但产品质量较差的企业,限期半年内整改,验收合格,准予继续生产;如验收不合格,则停止生产并吊销营业执照。对无照生产和无照经销鞋类的企业,要坚决查封。
  四、各地轻工厅局(总公司)要切实负起行业归口管理责任,抓好本地区各系统鞋类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严格依据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并会同企业主管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不合格产品,督促企业整改。
  五、凡进入市场销售的鞋类产品,必须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未经检验的产品,不准出厂和进入市场销售,违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规和各自的分工予以查处。
  六、凡属于“一次性使用鞋”,“短寿命鞋”必须在外包装及鞋上显著位置标出,并在出厂价格、销售价格上体现出来。
  七、鞋类生产和经销企业在签订购销合同时应当明确规定有关质量的条款。经销企业负责对消费者实行“三包”,先行承担赔偿由于质量原因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生产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负责赔偿经销企业实际经济损失。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