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继续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推动行业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进一步组织好普通话推广周活动。抓紧《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加强少数民族术语标准化工作,及时发布对语言文字信息化和社会语言生活影响较大的规范标准。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组建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和语言文字应用评测中心,继续开发现代汉语语料库,加强中国语言文字网站建设,启动中华大字符集的工作。
11.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快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提高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水平和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DVD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农村计算机信息接收站和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建设,办好网络学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12.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全面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继续争取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研究保障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助学贷款和设立国家奖学金工作,鼓励设立地方政府奖学金,落实和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发展教育。继续稳定学校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各类学校的收费,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三、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13.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加大转移支付的措施,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明确并落实乡镇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应尽的责任。
14.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强化地市级政府统筹,落实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严格执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5.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完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方面的权限。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继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做好网上录取和学历文凭电子化管理工作。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提前进行的各项工作。改进和完善学籍管理。针对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积极落实有关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