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关于发布2003年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优良乔、灌、草植物品种缺乏,特别是适应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南石漠化、干热河谷地区的优良品种少,而且良种繁育速度远远满足不了生产上的需要。
  二、部分区域一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
  受降水、温度、立地条件、病虫鼠害的综合影响,部分区域一次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后期持续投入高。
  三、营林方式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各类优化配置模式少
  造林树种过于单一,林分多以纯林为主,混交林比例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
  四、经济适用的节水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缺乏
  在大多数干旱缺水地区,缺乏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目前有些抗旱造林新材料,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五、适于困难立地条件的营造林技术模式少
  对于一些立地条件恶劣,植被恢复难度大的区域,如干旱、半干旱地区、干热河谷、岩溶山地、高寒地带等,缺少相应的技术成果,现有营造林技术整合不系统,治理效果不明显。
  六、森林病、虫、鼠害及火灾等灾害预警、防治及调控技术落后
  由于气候条件、林种结构纯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一些食叶、蛀干森林病虫害以及鼠、兔等对造林地幼苗危害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造林成效;在森林灾害预警、防治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措施。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出2003年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重点支持方向如下:
  1.抗逆性优良乔灌木树种选择及其繁育、栽培技术
  2.高效生态经济型复合经营模式及林副产品贮藏、加工利用技术
  3.优良乡土树种选择、扩繁及营造林技术
  4.退耕地植被恢复优化配置经营模式
  5.石质山地、黄土高原、干热河谷等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
  6.节水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
  7.鼠、兔害综合防治技术
  8.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9.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开发利用技术
  10.天然林区森林火险预警与控制技术
  11.天然林区重大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2.非木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13.沙区优良乔灌草品种选择及其优化配置模式
  14.沙区退化天然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