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

  (4)疫苗供应及使用情况统计资料。
  (5)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资料。
  1.1.3 县级及县级以上 除需收集1.1.2栏目中所列的资料外,还需收集以下资料:
  (1)组织机构 辖区内的各级行政区划和卫生防疫机构数;各基层单位的基本情况;接种的组织形式、接种点(门诊)数,计划免疫及冷链管理专业人员数。
  (2)监测资料 疫苗质量监测、免疫成功率监测、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冷链系统温度监测等资料。
  (3)经费预、决算资料。
  (4)专题调查、科研资料、大事记(年鉴)等。
  (5)上级来文、业务会议、培训及工作计划、考核总结等。
  (6)各地居民的生活、卫生、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宣传资料。
  (7)国内交流的业务技术资料。
  (8)与国际组织合作项目有关资料。
  (9)上级及本级表彰资料。
  (10)消灭或消除传染病(如消灭脊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等)有关监测资料。
  1.2 资料整理与保管
  1.2.1 村级资料每年整理1次,装订成册,在村级卫生所保存。
  1.2.2 乡级及乡级以上要根据资料数量,每年整理装订1次。可按照地区、年度或内容分类装订成册,建档立卷,登记编号。
  在本单位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2 统计报告的内容(参见附表1~7(略))
  3 统计报告的要求及时间
  3.1 常规免疫接种率统计报告的要求详见下页表:
  3.2 所有其他年报表(表4~8(略)),均应于次年1月底以前完成,并上报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同时进行联网报告。
  3.3 各级上报的年报数字均为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情况。
  3.4 强化免疫数据,应根据各地具体实施情况,按卫生部统一要求上报数据。
  3.5 应急接种或扫荡式免疫完成后应及时上报。
  3.6 各级在向上一级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的同时,应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3.7 统计报告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并由主管领导审阅签字后报出。
  3.8 上级卫生防疫机构对报告的数据要定期抽查,评价报告的质量。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时间及要求


--------------------------------------------
|    |      |上报|       |                   |
|报告单位| 报告程序 |  |  报告时间 |   报告要求与内容         |
|    |      |式表|       |                   |
|----|------|--|-------|-------------------|
|    |      |  |       |各级(或接种单位)在完成每个接种周期  |
| 村 级|      |  |接种完成后5日 |后,应于3日内根据表1的内容,完成表2  |
|(或接种 | 村→乡  |表2 | 内报告   |的填报。表2一式两份,一份向乡级上   |
| 单位) |      |  |       |报,一份存档备查。          |
|----|------|--|-------|-------------------|
|    |      |  |每逢单月10日 |接到下级单位表2后将其汇总于表3,并  |
| 乡 级| 乡→县  |表3 |       |完成下级单位的累计情况统计。表3一   |
|    |      |  | 前报告   |式两份,一份向县级上报,一份存档备查。|
|----|------|--|-------|-------------------|
|    |      |  |每逢单月15日 |接到下级单位表3后3日内汇总分析并   |
| 县 级| 县→地区 |表3 |       |填报表3。表3一式两份,一份上报上级  |
|    |      |  | 前报告   |单位,一份存档备查。         |
|----|------|--|-------|-------------------|
|    |      |  |每逢单月20日 |                   |
| 地区级| 地区→省 |表3 |       |同县级                |
|    |      |  | 前报告   |                   |
|----|------|--|-------|-------------------|
|    |      |上报|       |                   |
|报告单位| 报告程序 |  |  报告时间 |   报告要求与内容         |
|    |      |式表|       |                   |
|----|------|--|-------|-------------------|
|    |      |  |每逢单月25日 |在收到地区级报表3后,于5日内完成计  |
| 省 级| 省→预科院|表3 |       |算机录入,并联网传报到中国预防医学科 |
|    |      |  | 前传递   |学院。                |
|----|------|--|-------|-------------------|
|    |      |  |每逢单月30日 |                   |
| 预科院|预科院→基层|简报|       |以县为单位分析、评价全国数据。    |
|    |      |  | 前反馈   |                   |
--------------------------------------------

第八章 计划免疫工作的考核评价

  1 计划免疫工作考核评价的组织
  1.1 计划免疫工作的考核要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卫生防疫机构具体组织实施。
  1.2 计划免疫工作考核评价分为综合考核评价和专项考核评价两种,逐级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2 综合考核评价
  2.1 考核内容:
  (1)规划制订与实施;
  (2)组织领导、资源投入与社会动员;
  (3)机构建设与专业人员的培训;
  (4)冷链管理、疫苗供应与后勤保障;
  (5)疫苗接种与常规接种率报告;
  (6)疫情监测及控制;
  (7)检查与督导;
  (8)免疫监测;
  (9)科学管理;
  (10)其他。
  2.2 方法
  2.2.1 综合评价应随机进行抽样调查。
  2.2.2 综合考核评价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观察现场、组织调查等方法进行。
  3 专项考核评价
  3.1 疫苗接种和资料管理
  3.1.1 内容
  (1)儿童建证、建卡情况;
  (2)疫苗接种率;
  (3)接种报表完成情况;
  (4)基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情况;
  (5)资料的保管与使用情况。
  3.1.2 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
  (1)建证(卡)率 某地已建立免疫接种证(卡)人数与该地区建立免疫接种证(卡)人数的百分比。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