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申报工作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开始,欲申报单位必须根据《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申请指南》可向科技部农村中心索取,或从科技部网站(www.863.org.cn或www.most.gov.cn)上直接下载。
6、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3年9月15日;寄送地点: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生物资源处586房间(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邮编:100045)。
7、联系人和电话
科技部农村中心 陈兆波、邱宏伟(010)68511865
科技部农社司 蒋茂森、郭志伟(010)68512651
8、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单位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邮寄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项目管理办公室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第二章 申请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课题1:数字农业信息采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信息管理方式,研究可适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的作物和土壤数字信息采集技术与产品。(1)研究土壤与作物养分数字信息、产量和品质数字信息、病虫草害数字信息快速获取及诊断技术;(2)研发土壤养分和水分快速获取设备、作物营养诊断仪、作物生长状况测定仪、作物病虫害监测仪等产品;(3)建立土壤和作物信息快速获取和动态监测技术体系。
研究目标与技术经济指标:以高效、实用、配套、低成本、易维护的作物信息和土壤信息采集技术和相应用产品研制为主要目标,(1)研究土壤养分和水分快速获取设备、作物营养诊断仪、作物生长状况测定仪产品,可用于农业生产的技术产品不少于4项,主要数据采集的成本不高于作物生产总成本的10%,在数据信息采集精度不降低的前提下,使数字信息获取成本降低20-30%;(2)建立土壤和作物数字信息快速获取和动态监测技术体系;(3)获技术成果不少于3项,国家专利4项。
申报说明:鼓励企业参与申报或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申报单位具有很好的产业开发基础和一定的资金配套能力,配套资金不少于1:1,研究成果必须在示范区得到应用。
课题2:农林植物生长模型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建立植物器官形态描述模型库与参数库,开发实现数字植物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系统;(2)建立基于植物结构-功能互反馈机制,能精确模拟主要农作物随环境条件而改变的生长状况的虚拟模型;(3)基于数字植物和冠层光分布模型,开发主要农作物的形态结构优化系统,并开发超高产作物的数字化形态结构设计系统原型;(4)建立可优化典型果树修剪措施,提高果树产量与品质的数字果树原型;(5)主要农作物根系构型模型与养分、水分吸收最优化根系构型的数字化设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