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印发《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通知

  (六)根据我国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基本要求,二000年我国人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基本目标是:
  1、人均每日主要营养素供给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热量二千六百大卡,蛋白质七十二克(优质蛋白质约占三分之一),脂肪七十二克。
  2、人均全年主要食物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在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食物模式的同时,重点提高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水平。具体是:口粮二百一十三公斤(其中豆类八公斤),肉类二十五公斤,蛋类十公斤,奶类六公斤,水产品九公斤,水果二十三公斤,蔬菜一百二十公斤,食用植物油八公斤,食糖八公斤。
  (七)根据上述食物消费目标,确定我国主要食物全年生产的总量目标应该是:粮食五亿二千万吨(其中饲料粮占四分之一以上)、肉类三千九百万吨、蛋类一千四百三十万吨、奶类九百一十万吨、水产品一千八百万吨、水果三千二百五十万吨、蔬菜一亿五千六百万吨、食用植物油一千零四十万吨、食糖一千零四十万吨。
  (八)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确定不同地区食物发展目标。
  1、城市和乡村的发展目标。
  到二000年,城乡人民食物中热量和蛋白质都将基本满足需要。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食物发展目标的重点将有所不同:农村居民动物性食物的比重增加得更快一些,城市居民食物发展重点则是食物结构的改善。城乡主要食物消费差距要求有所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每日的主要营养素供给水平要分别达到;热量二千五百二十大卡和二千六百三十大卡,蛋白质七十四克和七十一克,脂肪八十一克和六十八克;主要食物人均全年消费量要分别达到:口粮下降到一百五十公斤和二百三十公斤左右,肉类三十四公斤和二十三公斤,蛋类十二公斤和九公斤,水产品十二公斤和八公斤,蔬菜一百四十公斤和一百一十五公斤,水果三十三公斤和十四公斤。
  2、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目标。
  到本世纪末,不同区域人民的食物消费、营养和生产水平都将有明显提高,其中动物性食物增加较快,主要食物消费差距要求有所缩小。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将由小康向富裕迈进。人均全年供给口粮下降到二百公斤左右。肉类达到三十公斤,蛋类十二公斤,水产品十四公斤,蔬菜一百二十公斤,水果三十公斤,供给热能基本维持在每日二千六百大卡,蛋白质达七十五克,脂肪七十九克。
  贫困地区,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并并接近小康水平。人均全年口粮达到二百五十公斤左右,肉类达到十六公斤,蛋类四公斤,水产品四公斤,蔬菜一百四十公斤,水果九公斤;供给热能达到二千六百大卡,蛋白质六十七克,脂肪五十一克。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