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印发《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通知

  (三)九十年代是我国人民消费水平向小康迈进的重要发展阶段,食物供需状况迅速变化,是调整食物结构的关键时期,也是有利时机。
  这一时期是食物观念转变的时期。一是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逐步转向多样化;二是由不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转向科学、文明的膳食消费,需要运用现代营养知识加以指导。
  这一时期是协调食物生产、消费和营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在解决温饱之后,增加食物生产的主要目的应是用于改善膳食构成;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必须与我国食物生产能力和人民消费习惯相结合。从整体上看,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粮食为主,搭配适量蔬菜和一定肉食的膳食结构,这种基本的食物结构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存在下去。粮食在食物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此,应主要立足中国国情,确立科学的食物模式和食物发展战略,以有效地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这一时期是食物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是人民购买力的增加将有力地推动食物生产;二是在九十年代实现小康目标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优质食物生产,发展多种多样的食品加工业,将是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四)我国具有推进食物发展的巨大潜力。其一,虽然我国耕地少,但非耕地食物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不仅现有耕地的开发利用仍有一定的潜力,而且还有可垦荒地三千三百三十三万多公顷、可利用的近一亿公顷丘陵、二亿六千六百多万公顷草场、沙漠和沙漠化土地一亿五千三百多万公顷及六百六十六万多公顷海淡水水面有待进一步开发。此外,我国还有近一亿二千六百多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可以生产多种森林食物;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的开发也具有较好的前景。其二,我国食品加工业还很不发达,有的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食品加工,满足人民食物多样化的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其三,我国食物发展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还很不充分,无论是食物生产,还是食品加工,以及贮藏、运输、保鲜等,应用科学技术推动食物发展的潜力也很大。
  总之,目前我国食物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阶段,必须抓住时机,在进一步大力发展食物生产的同时,适时进行食物结构的优化,引导食物消费和生产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我国食物生产和消费水平。
 二、九十九代食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五)九十年代我国食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食物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根据营养和消费的需求,进一步大力发展食物生产,全面开发利用各种国土资源和食物资源,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食物生产和食品加工业,重视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统筹安排;要按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继承中华民族饮食习惯中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经验,改革、调整我国的食物结构和人民消费习惯。经过不断努力,使我国人民食物消费与营养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物发展道路。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