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风切变的存在与危害。
云:积云、积雨和转子云的特征与危害。
9、天气报告的种类、来源,天气解释方法。
10、天气评估方法:天气符号、预报(推断)。
11、在起飞和着陆时,沿飞行路线风向标(指示物)飞行,安全与危险天气的辩别。
三、滑翔器材与装备部分
1、复习第一阶段理论。
2、适航性要求:设计最大载荷、动作极限、安定性机动性(操纵性)、失速特性和飞行员体重限制的估算。
3、性能:最小下沉率、最佳下滑角、最大速度和穿越性能。
4、操纵:滚转、俯仰、偏转、慢飞和失速、起飞和着陆特性。
5、维护:日常和定期检查保养的内容与步骤,人和滑翔器协调的调整。
四、规则与规定部分
1、对第一阶段内容复习和提高。
2、空中路线的规则。
3、空域和空中活动的规则:管制和非管制空域和机场,按目视飞行规则仪表飞行规则的活动和规则,空中路线规则。
第三阶段 动力气流翱翔
一、空气动力学部分
1、复习第一、二阶段理论。
2、失速:在阵风和涡流中失速,进入梯度上升气流或在梯度上升气流中失速。
3、速度极线:在顺风和逆风中、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中的极线特点。
4、风的影响:风偏流和偏航,转弯中的偏流及其修正,穿越性能。
5、翼尖涡流的影响:在其它滑翔机、飞机、直升机后飞行时的扰动。
二、飞行气象学部分
1、复习第一、二阶段理论。
2、风力:风力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风力的作用与危险性。
3、山脊动力上升气流的成因:斜坡与斜坡梯度,风向与风速作用。
4、山脊动力上升气流的分解:水平和垂直方向、梯度、最强区。
5、山脊动力上升气流的危险条件和区域,旋涡流、强梯度存在。
6、山脊动力上升气流的安全和最佳条件区域。
7、高山波状气流的成因:地形特点,风向与风速作用。
8、高山波状气流的标志:高空风、荚状云和涡流云。
9、高山波状气流的危险:涡流的存在、强抬升高高度、需要强的穿越性能,飞入时会感到寒冷和缺氧。
10、热气流的成因:大气不稳性、温度垂直递减率、地形、太阳照射与加热不均匀。
11、热气流存在的标志:气温随高度降低迅速、风向转变间隙平静、伴有阵风和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