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从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脱离市场,缺乏活力。三是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专门人才缺乏。四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五是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现象严重,难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六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
(六)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要站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既清醒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其问题,又充分看到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既善于学习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又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成果。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争取短时间内,使我国文化产业面貌有较大的变化。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
(七)新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文化产业,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与贯彻发展先进文化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与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探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推广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建立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文化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备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形成比较发达的文化产品生产体系以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