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该产品企业标准已经审查并经标准化主管部门复核;
(二)该产品的型式试验已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其承检范围包括该专业的检验中心完成,并有肯定结论。
在进入临床研究单位前,应先进行实验室试验和动物试验,即非临床试验。在获得相关的可靠的安全数据基础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进入临床研究。
三、临床研究是指医疗器械产品在进入市场前,由政府认可的相应的医疗机构,按一定的时间和案例数量要求,对该产品的使用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研究的活动。
四、临床研究单位由申报单位提出,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认可后,方可进行临床研究。
五、临床研究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研究器械类型相适应的医务技术人员(包括技术职称、资历、经历);
(二)已开展与研究器械类型相关的医疗技术业务。
六、临床研究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接受制造厂家的培训,获得制造厂家颁发的本设备上岗证;
(二)与委托人协商制定临床研究方案;
(三)向所在医院的学术委员会(或临床研究管理部门)提出临床研究方案;
(四)向委托人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通报研究中出现的副作用、事故情况;
(五)在紧急情况下,做出临床判断,保护病人利益。如必须偏离研究方案,则事后应向学术委员会及委托人报告;
(六)提出临床研究报告,并对报告的正确性、清晰性及可靠性负主要法律责任;
(七)患者知情书。 应如实向病人或其监护人说明其临床机理和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病人或监护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七、临床研究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选择合乎要求和具有资格的临床研究人;
(二)向临床研究人提供《临床研究须知》;
(三)协商临床研究方案;
(四)提供性能稳定的供研究的医疗器械;
(五)对临床研究人进行培训,必要时进行操作示范;
(六)如实记录研究器械的副作用事故,并与研究人分析原因,向医疗器械行政监督部门报告。
八、《临床研究须知》是临床研究委托人向临床研究者提供的有关资料的汇总,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