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检查瓶体外观、钢印标记、气瓶颜色和色环,应与标准色卡相符。
16.检查出厂气瓶批量检验报告,应逐只出具产品合格证,并在合格证上加盖监检员章,由监检单位人员逐只打监检钢印标记。
17.监检人员应当审查受检单位下列文件:
(1)质量手册。
(2)质量体系人员任免名单。
(3)从事无损检测人员名单(持证项目、级别、有效期等)。
(4)从事气瓶质量检验人员名单。
(5)气瓶制造工艺文件和检验资料,以及焊接工艺评定一览表。
(6)气瓶产品的企业标准、设计文件和疲劳试验验证报告。
(四)监检数量
1.每批气瓶必须完成《监检项目表》中规定的该品种气瓶的全部监检项目。
2.监检中,若发现不合格项目,应对该项目再增加检验数量,增加的数量应符合标准的规定;标准中未规定的,可由监检单位做出规定。必要时,监检单位可在《监检项目表》之外增加监检项目。
四、非金属压力容器
(一)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玻璃钢和石墨容器产品的安全性能的监督检验。
(二)监检内容
1.对非金属容器产品制造过程中涉及产品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监督检验。
2.对受检企业质量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监检项目和方法
1.图样资料
(1)检查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设计资格印章,确认资格有效。
(2)审查压力容器制造和检验标准的有效性。
(3)审查设计变更(含材料代用)手续。
2.材料
(1)审查主体材料质量证明书。
(2)检查材料标记移植。
(3)检查材料的代用手续。
3.工艺评定
(1)审查玻璃钢产品工艺评定。
(2)审查石墨产品合格材料规范(CMS)评定和合格粘接剂规范(CCS)评定;对于浸渍不透性石墨产品,审查石墨浸渍工艺评定和粘接工艺评定。
(3)审查产品试板性能报告,确认试验结果。
(4)审查玻璃钢手糊操作工或石墨粘接操作工,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
4.外观和几何尺寸
(1)检查接头表面质量,重点检查角接接头的外观质量。
(2)检查产品外观质量。
(3)检查玻璃钢产品的总重量、巴氏硬度、树脂含量、层合材料吸水率等试验数据。
(4)抽查石墨产品的颗粒试验、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粘接剂拉伸强度。
5.耐压试验
确认需监检的项目均已合格,受检单位应完成的各项工作均有见证。耐压试验时,监检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检查试验装置及准备工作,确认试验结果。
6.安全附件
检查安全附件的规格、数量,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7.出厂资料
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正确、齐全,最终签发签字(盖章)手续完整无误。竣工图能反映该产品的实际制造情况。
8.产品铭牌
审查铭牌内容,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五、医用氧舱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压力≤0.3MPa的各类医用氧舱。
(二)监检内容
1.对医用氧舱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监检。包括制造过程监检和安装过程监检。
2.对医用氧舱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验。
(三)监检项目
1.设计图样及相关资料
(1)审查舱体设计图样和主要系统设计图样已按规定审批,图样上应有设计审批印章,确认资格有效。
(2)审查设计图样中所选用的制造、安装和检验标准的有效性。
(3)检查氧舱配套压力容器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和监检证书。
(4)检查现场调试报告内容的齐全与正确性,各项性能应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5)检查安装监检现场施工记录。包括: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供、排氧和供、排气管路清洗记录,供氧、排氧管路脱脂记录,焊接和无损检测记录。
(6)检查从事氧舱制造(安装)和检验有关人员的资格。包括:焊工、无损检测人员和电工。
(7)审查氧舱人均舱容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2.材料
(1)检查舱体及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包括板材、供气、供氧、排氧管材)质量证明书。
(2)检查观察窗、照明窗和观察窗有机玻璃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不得有明显划伤和机械损伤,不得有老化银纹。
(3)检查舱内装饰所用材料,应符合GB12130或相关氧舱标准的有关规定。
(4)检查阀件、密封件、电缆等合格证明。
(5)检查主要受压元件和有机玻璃材料代用手续。
3.制造与检验
(1)审查氧舱焊接工艺评定。
(2)抽查焊工钢印以及施焊焊工资格。
(3)检查焊接接头表面质量。重点检查观察窗与筒体、递物筒与筒体、舱门门框与封头连接处角焊缝。
(4)检查布片(排版)图和探伤报告,核实探伤比例、位置和评定结果。
4.舱内设施
(1)检查快开式外开门结构的递物筒、舱门,是否设置了安全联锁装置。
(2)检查设有电动机构或气动机构传动的外开式舱门结构的手动操作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开启舱门。
(3)当电器进舱时,检查舱内导线接头连接情况以及是否便于检验和修理。
(4)检查测氧仪舱内采氧口的位置是否设置在舱室中部,且出口伸出装饰板外。
(5)检查应急排气装置的标志及其灵敏可靠性。
(6)检查氧气加压舱舱内是否设有静电导除装置。
5.电气和通讯
(1)确认氧舱照明采用冷光源、外照明,并备有应急照明系统,氧舱供电中断时,应急照明系统应自动投入。
(2)检查氧舱控制台与舱室之间的通讯对讲装置,通话应清晰。
(3)检查舱体及其他设备壳体接地装置电阻及连接情况。
(4)检查空调装置的电机及控制装置是否设在舱外。
(5)检查对地漏电流。
(6)检查配套电器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6.供、排气和供、排氧系统
(1)检查控制台上测氧仪声、光报警功能;采用电化学原理测氧的,应检查氧电极是否在有效期内。
(2)检查舱内排氧管路材质及排氧管与舱内连通情况。
(3)气密试验时,检查舱室的泄漏率。
(4)检查氧气汇流装置高压部分控制阀门、氧气瓶连接处的防错装置和警示标志。
(5)检查储气罐、空气净化器、油水分离器的配置。
(6)检查流量计、测温仪、压力表等仪表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7.热处理
检查需进行热处理部位(部件),确认热处理工艺及热处理报告。
8.安全附件
(1)检查氧舱装置压力表数量、精度、量程。
(2)检查舱体及配套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型式、数量、整定压力。
9.检查舱内消防设施,应符合GB12130的有关规定。
10.产品铭牌
检查氧舱及配套压力容器铭牌的内容、参数,应符合有关要求。
(四)监检方法
1.医用氧舱制造和安装监检,均使用《医用氧舱安全性能监督检验项目表》,能够在氧舱制造单位所在地监检的项目,应在制造过程中监检。
2.除本规则规定制造和安装过程均需监检的项目外,经制造过程监检合格的项目,在安装监检中,不得重复监检。
3.承担制造过程监检的单位,对监检合格的项目签字确认,并出具“制造过程监检证书”;承担氧舱安装过程监检的单位,对监检合格的项目签字确认,出具《监检证书》,并在产品铭牌上打监检标志。
4.经监检符合规范、标准的项目,在“监检结果”栏内填“合格”,并在“工作见证”栏内填有监检员签字的见证件名称和见证件编号;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应在“监检结果”栏内填写实测数据或存在问题,并在记事栏中记述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具体情况和情节,以及受检单位处理情况。
附2: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项目表
(一)锅壳式工业锅炉
编号: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产品编号 制造单位 制造日期
┌──┬───────────────────────┬──┬────┬────┬───┬────┐
│序号│ 监检项目 │类别│检查结果│工作见证│监检员│确认日期│
├──┼─┬─────────────────────┼──┼────┼────┼───┼────┤
│ 1 │资│设计图样审批手续 │ A │ │ │ │ │
├──┤料├─────────────────────┼──┼────┼────┼───┼────┤
│ 2 │审│设计更改的审批证明 │ B │ │ │ │ │
├──┤查├─────────────────────┼──┼────┼────┼───┼────┤
│ 3 │ │制造和检验标准及工艺 │ B │ │ │ │ │
├──┤ ├─────────────────────┼──┼────┼────┼───┼────┤
│ 4 │ │无损检测标准及工艺 │ B │ │ │ │ │
├──┼─┼─────────────────────┼──┼────┼────┼───┼────┤
│ 5 │材│主要受压元件和焊接材料材质证明书,复验报告│ A │ │ │ │ │
├──┤料├─────────────────────┼──┼────┼────┼───┼────┤
│ 6 │ │材料标记移植 │ B │ │ │ │ │
├──┤ ├─────────────────────┼──┼────┼────┼───┼────┤
│ 7 │ │材料代用 │ B │ │ │ │ │
├──┼─┼─────────────────────┼──┼────┼────┼───┼────┤
│ 8 │焊│焊接工艺评定 │ B │ │ │ │ │
├──┤接├─────────────────────┼──┼────┼────┼───┼────┤
│ 9 │ │产品焊接试板制备 │ B │ │ │ │ │
├──┤ ├─────────────────────┼──┼────┼────┼───┼────┤
│10 │ │产品焊接试板性能报告 │ A │ │ │ │ │
├──┤ ├─────────────────────┼──┼────┼────┼───┼────┤
│11 │ │焊工资格和钢印 │ B │ │ │ │ │
├──┤ ├─────────────────────┼──┼────┼────┼───┼────┤
│12 │ │焊缝返修 │ B │ │ │ │ │
├──┼─┼─────────────────────┼──┼────┼────┼───┼────┤
│13 │外│母材表面质量 │ B │ │ │ │ │
├──┤观├─────────────────────┼──┼────┼────┼───┼────┤
│14 │几│焊接接头表面质量 │ B │ │ │ │ │
├──┤何├─────────────────────┼──┼────┼────┼───┼────┤
│15 │尺│锅壳焊缝棱角度 │ B │ │ │ │ │
├──┤寸├─────────────────────┼──┼────┼────┼───┼────┤
│16 │ │锅壳焊缝对接偏差 │ B │ │ │ │ │
├──┤ ├─────────────────────┼──┼────┼────┼───┼────┤
│17 │ │锅壳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差 │ B │ │ │ │ │
├──┤ ├─────────────────────┼──┼────┼────┼───┼────┤
│18 │ │锅壳焊缝布置、坡口 │ B │ │ │ │ │
├──┤ ├─────────────────────┼──┼────┼────┼───┼────┤
│19 │ │管板形状偏差 │ B │ │ │ │ │
├──┤ ├─────────────────────┼──┼────┼────┼───┼────┤
│20 │ │锅壳开孔尺寸及质量 │ B │ │ │ │ │
├──┤ ├─────────────────────┼──┼────┼────┼───┼────┤
│21 │ │炉胆面形质量 │ B │ │ │ │ │
├──┤ ├─────────────────────┼──┼────┼────┼───┼────┤
│22 │ │回转烟室的制造质量 │ B │ │ │ │ │
├──┤ ├─────────────────────┼──┼────┼────┼───┼────┤
│23 │ │下脚圈的成形质量 │ B │ │ │ │ │
├──┤ ├─────────────────────┼──┼────┼────┼───┼────┤
│24 │ │冲天管焊接质量 │ B │ │ │ │ │
├──┤ ├─────────────────────┼──┼────┼────┼───┼────┤
│25 │ │炉门圈焊接质量 │ B │ │ │ │ │
├──┤ ├─────────────────────┼──┼────┼────┼───┼────┤
│26 │ │弯管质量 │ B │ │ │ │ │
├──┤ ├─────────────────────┼──┼────┼────┼───┼────┤
│27 │ │拉撑件的焊缝质量 │ B │ │ │ │ │
├──┤ ├─────────────────────┼──┼────┼────┼───┼────┤
│28 │ │厂内胀管的胀管率和质量 │ B │ │ │ │ │
├──┤ ├─────────────────────┼──┼────┼────┼───┼────┤
│29 │ │其他 │ B │ │ │ │ │
├──┼─┼─────────────────────┼──┼────┼────┼───┼────┤
│30 │无│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 B │ │ │ │ │
├──┤损├─────────────────────┼──┼────┼────┼───┼────┤
│31 │检│无损检测报告 │ B │ │ │ │ │
├──┤测├─────────────────────┼──┼────┼────┼───┼────┤
│32 │ │射线探伤底片 │ │ │ │ │ │
│ │ │质量和评片正确性 │ B │ │ │ │ │
├──┤ ├─────────────────────┼──┼────┼────┼───┼────┤
│33 │ │T形接头超声波检测报告 │ B │ │ │ │ │
├──┼─┴─────────────────────┼──┼────┼────┼───┼────┤
│34 │整装锅炉的装配质量 │ B │ │ │ │ │
├──┼───────────────────────┼──┼────┼────┼───┼────┤
│35 │热处理工艺及报告 │ B │ │ │ │ │
├──┼───────────────────────┼──┼────┼────┼───┼────┤
│36 │水压(耐压)试验 │ A │ │ │ │ │
├──┼───────────────────────┼──┼────┼────┼───┼────┤
│37 │安全附件 │ B │ │ │ │ │
├──┼───────────────────────┼──┼────┼────┼───┼────┤
│38 │整装燃油(气)锅炉安全性能调试 │ B │ │ │ │ │
├──┼───────────────────────┼──┼────┼────┼───┼────┤
│39 │出厂技术资料 │ A │ │ │ │ │
├──┼───────────────────────┼──┼────┼────┼───┼────┤
│40 │铭牌 │ A │ │ │ │ │
├──┼───────────────────────┴──┴────┴────┴───┴────┤
│41 │结论: │
├──┼─────────────────────────────────────────────┤
│42 │对工厂质保体系动转情况的评价: │
├──┴─────────────────────────────────────────────┤
│记事栏: │
│ │
│ 监检员: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