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加速推进条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利用5年时间,发展条码系统成员15万家,到2008年实现系统成员保有量翻一番,达16万家;使用条码的产品总数达到200万种;条码的合格率由现在的70%提高到85%。使条码技术在零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以条码技术为主体的自动识别技术产业。
二、推进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积极开拓条码应用新领域,实现条码系统成员快速增长。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实施快速发展战略,在加速食品、日化、鞋帽、医药保健等领域系统成员发展的同时,加大在服装服饰、农副产品、化工、建材、家具、玩具、机械与电子、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力度,力争在其中5个领域有所突破。
(二)加快条码国家标准的制定。
进一步完善条码标准体系,制(修)定30项国家标准,规范条码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应用,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条码技术的快速推进打好基础。
(三)建立条码在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应用的解决方案体系。
通过跟踪研究国际条码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最新成果,结合我国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应用现状,研究制定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物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应用中系列化的解决方案体系。
(四)建立条码应用示范系统,提高条码技术的应用水平。
结合国际商务编码与条码标准体系(EAN·UCC系统)的推广,建立条码应用示范系统,带动条码系统成员在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使用标准编码与条码,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5年内力争建立10个条码应用示范系统,发挥由点向面的辐射作用,在整体上提高我国条码技术的应用水平。
(五)进一步提高商品条码质量,使条码合格率达到85%。
通过开展商品条码质量市场调查,及时发现市场中出现的不合格商品条码,并进行改进,提高条码应用质量,使商品条码的合格率提高至85%。
(六)加速条码技术产业化进程。
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二维条码和与其他技术的系统集成。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二维条码新码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条码识读设备,加速我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发展。
(七)修订《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