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2001年11月下旬,由IMF和国际税务专家审阅并评论战略规划的讨论稿,并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评审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了战略规划纲要。
0.2.4.2001年12月,就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战略规划纲要,在珠海市召开有6名国内专家、部分省市税务局主管局长和征管处长参加的国内研讨会,完成战略规划纲要的初稿。
0.3.税收征管战略规划纲要的实施
0.3.1.经反复讨论修改后的税收征管战略规划纲要已经国家税务总局审议批准,印发全国税务系统参照执行。
0.3.2.税收征管战略规划纲要的各项工作要求,将在2002年2006年的5年期间,由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省级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在年度计划中分级逐项落实。
0.3.3.本纲要立足于决策参考的层面,只具备宏观指导作用,各项具体任务的落实,有待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不排除实施过程中的修改和完善。
1.战略目标
1.1.税收征管的指导思想
1.1.1.税收征管的指导思想是“依法治税、从严治队”。
1.1.2.税收征管的各项具体工作是“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基本载体。
1.1.3.实现“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最重要的工作手段是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
1.2.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
1.2.1.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可以表述为:“执行国家税法,依法实施有效征管,组织税收收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1.2.2.省以下税务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征收管理。
1.2.3.为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基层征管工作,总局和省局作为上级管理机关应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
1.3.税收征管的管理理念
1.3.1.税收征管的管理理念是“科技加管理”。
1.3.2.加大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包含引进先进的管理科学,但重点是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
1.3.3.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不能忽视人的因素,管理机制的改革、管理水平的提高与信息化进程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系统工程。
1.4.税收工作的价值观念
1.4.1.中国税收工作的价值观念是:公平、公正、公开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于纳税人,服务于全社会。
1.4.2.“公平、公正、公开”是对所有的税收执法行为及其结果的基本要求。
1.4.3.为实践这一价值观念,必须树立经济决定税收,竭诚为纳税人服务、回报社会的观念。
1.5.税务机关的社会形象
1.5.1.税务机关的社会形象为:忠诚、廉洁、服务、统一、文明、高效。
1.5.2.税务机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应该宣誓忠诚于国家、忠诚于
宪法与税法、忠诚于税收事业。
1.5.3.秉公执法是清正廉洁的前提条件,税务人员都必须依法办税,国家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励其尽职尽责。
1.5.4.税务机关要把纳税服务作为行政执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使纳税人满意。
1.5.5.各级税务机关和全体税务人员必须从政治和法制的高度树立统一的意志,建立统一的机制,遵循统一的步调,追求统一的效果。
1.5.6.要大力倡导全局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不遗余力地追求更高的质量与效率。
2.规划背景
2.1.国内经济发展
2.1.1.本规划纲要基本分析口径采用的历史数据,主要是根据1994年税制改革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开始至2002年年底的相关统计数据整理而成。
2.1.2.1994年至2002年的9年期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阶段,经济的发展为税收征管提供了充足的税源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2.1.3.表一:1994—2002年国家GDP增长情况表
单位:亿元
┌─────┬────┬────┬────┬────┬────┬────┬────┬────┬─────┐
│ │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
├─────┼────┼────┼────┼────┼────┼────┼────┼────┼─────┤
│ GDP │46759.4│58478.1│67884.6│74462.6│78345.2│82067.5│89403.6│95933.0│ 102397.9│
├─────┼────┼────┼────┼────┼────┼────┼────┼────┼─────┤
│比上年±%│ 12.6│ 10.5│ 9.6│ 8.8│ 7.8│ 7.1│ 8.0│ 7.3│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