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体委、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开展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的通知[失效]

  (二)体育机构健全
  县体育行政机构健全,人员构成合理,符合“四化”要求。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体育干部事业心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情况明,底数清,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县体委能对体育事业切实发挥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作用。
  乡、镇、街道有人具体负责体育工作。
  (三)群体活动普及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到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高、中等学校、集镇完小和乡中心小学按规定配有专职体育教师。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安排课间操(早操)、眼保健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要依靠农民体协、文化中心、文化站和青年之家开展体育活动,乡、镇、街道都要有场地设施,平时有活动,农闲、节假日有体育比赛。
  机关、厂矿、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职工体育活动,做到基层有代表队,行业有比赛,经常有活动。
  县老年人体协要有固定的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活动比较活跃。
  (四)业训成绩显著
  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办好县的业余体校,有条件的乡镇要办业余体校,发展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等学校和完全小学的体育代表队能坚持常年训练,不断调整、充实系统训练人数,形成业余训练网络。有一个以上重点项目的成绩在地市比赛中列前,有一定数量运动员参加省以上体育比赛,输送各类体育后备人才较多。
  (五)竞赛形成制度
  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竞赛手段推动普及,促进提高。竞赛安排科学,组织合理,重点突出,形成制度。重视竞赛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办竞赛。各部门各方面的单项比赛经常开展,运动会定期进行,节假日竞赛制度化。小型多样的基层竞赛活跃、经常。
  (六)注重技术推广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体育宣传,开展体育咨询,普及体育知识,培训技术骨干,在对某层活动进行技术辅导等方面做出贡献。
  (七)建好场地设施
  县要有两场(田径场、带固定看台灯光球场)、一池(游泳池)。 一房(综合训练房)。乡、镇要有一场(篮球场或田径场)、一室(训练房或乒乓球练习室),其中镇和小康乡应建有灯光球场或水泥地面球场,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和村,应有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