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记办法》第
三条规定的有关解释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8218-200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的危险化学品,原则上无论年产量大小、主副产品或中间体,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都应对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作为原材料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无论其最终产品是否是危险化学品,只要其使用剧毒化学品或者使用剧毒化学品以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构成了重大危险源都应当进行登记。
储存危险化学品是动态的,难以掌握储存的时间。因此,原则上凡是经过审批同意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无论其是否储存都应进行登记。
我局已向社会公告了《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以下简称《名录》),可到我局网站查询。此外,为便于使用该《名录》,应各方面的要求,我局组织编纂了《名录》《危险化学品名录》单行本(含中文索引)。
《登记办法》已经明确规定了 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范围。 鉴于我国刚刚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需要明确现有危险化学品的范围,以区分现有危险化学品和新化学品。
《登记办法》和
《实施意见》规定和要求由我局汇总公布《名录》,每年修订一次并以当年版向社会公布。《名录》仅收录了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90)中已列名的危险化学品。因此,今年原则上对列入《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对未列入《名录》的危险化学品,登记单位应当向当地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提交化学品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2.
《登记办法》第
十三条规定的有关解释
我局正在组织起草《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管理办法》(暂定名),同时正在做认可专业技术机构的各项准备工作,不久即公布名单,请随时注意我局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