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掌握有关农业技术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曾较好地解决有关技术争议,进行有效技术监督。
(4)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工作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并写出了技术报告。
(5)曾编写教材或讲义,指导和培训本专业初级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和学习。
(6)应用计算机进行常规工作。
2、任助理农艺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参与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作物中一种粮食作物较大面积(至少一个乡以上)选用抗逆高产优质品种,确定适当密度,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实行科学管理,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喷施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等常规和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经历。
(2)掌握棉花采用高抗优质高产品种,具有参与按品种类型调整株距,保持合理密度,改进施肥方法和整枝打叉,综合防治病虫害,喷施生长调节剂,在600公顷棉田以上实现亩产75公斤皮棉技术及其应用的经历。
(3)掌握所在县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等油料作物中的一种作物,具有采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防治病虫害等常规技术与新技术应用的经历。
(4)在甘蔗、甜菜糖料作物中,掌握一种作物在600公顷以上蔗园或甜菜田采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的应用,要求亩产比当地县级平均亩产提高10%以上。
(5)有参与当地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中一种作物地膜覆盖的播种、盖膜、破膜、施肥管理、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及其应用的经历。
(6)有参与当地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中3种形式以上间套混种或立体种植模式技术及其应用的经历。
(7)掌握当地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模式,有参与选用良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科学施肥、田间管理,以至转化增值等优化配套技术及其综合利用的经历。
(8)在众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肥料中,至少掌握一种以上的增产原理及其实用技术与应用。
(9)运用土壤耕作和改制理论提出一个县以上的作物布局调整方案。
(10)完成过当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作物中一种作物的制种技术及其应用。同时发掘地方良种和种质资源,选用、鉴定适宜品种,引进优良品种和选育新品种(主要参加者),其中有一个品种经有关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当地当家品种或地级、省级品种。
(11)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中,具有参与当地一种主要作物600公顷以上规范化或模式化栽培技术及其应用的经历。
(12)具有从农业方面采取趋利避害防灾、抗灾等技术,防止灾害性天气对当地粮、棉、油、糖等主要作物造成旱、涝等灾害的经历。
三)业绩与成果
任助理农艺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1、取得下列业绩之一:
(1)指导20万公顷区域内农业生产布局、耕作改制和结构调整,制订生产计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产技术建议,解决过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促进生产发展。
(2)‘提出了栽培技术推广建议二项以上,至少一项得到县以上专业机构实施,并推广6000公顷以上。
(3)曾引进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或资源,并指导运用,推广面积2万公顷以上,产量比当地亩产增产10%左右,质量有所提高。
(4)从事技术推广工作,使当地一项以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普及率有较大提高(至少10%),取得较大社会效益,累计取得纯经济效益10万元以上。
(5)获地级农业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奖励二次以上或地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
(6)参加技术推广和开发项目,通过地级业务主管部门鉴定,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独立完成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中一种作物20公顷以上种子制种基地,或600公顷以上优质棉花、油菜,3000公顷以上粮食作物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
2、撰写下列论著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专业技术方面的文章一篇或在地级学术讨论会上交流论文二篇。
(2)编写县级以上农学专业技术推广培训班教材、讲义一万字以上。
(3)参加编写本专业科普读物、技术资料、工作报告不少于三篇。
(4)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编写者之一。
(二)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1、全面掌握农学专业理论和技术。
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标准。
3、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对本专业至少一门学科有较深入的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曾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品种和栽培试验、示范、推广、良种繁育、耕作改制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任务,对当地农业生产上的重大疑难问题有组织攻关的经历。
2、提出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规范、规划与管理的建议,参与有关法规、地方标准的制订等,有三个以上被省以上农业主管部门采纳实施。
3、曾就当地重大的、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与咨询,从理论与技能上对中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4、熟练地掌握有关农业技术的标准、规程、法律、法规与政策,并曾很好地解决有关技术争议问题,进行有效技术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执行。
5、曾参与地级以上育种、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课题的选题、立项、论证及实施的全过程,并就其中复杂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6、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研究分析本专业的项目、课题。
三)业绩与成果
任农艺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1、取得下列业绩之一:
(1)在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主要粮食作物中主持的当地二种作物,采用抗性强、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合理密植、优化群体结构,以及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等常规技术和新技术在地区范围内大面积应用,成果经省、部级主管部门验收通过。
(2)为主参加的棉花选用抗病虫和高产优质新品种、合理密植、整枝打叉、科学施肥、主攻三桃、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夺取高产并大面积(一万亩以上,亩产皮棉至少100公斤以上)应用,成果经省、部级主管部门验收通过。
(3)在油菜、大豆、花生、向日葵等油料作物中,为主参加的当地二种以上作物,选用良种、合理密植、科学配方施肥等常规技术与配套新技术在较大面积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并经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
(4)主持甘蔗、甜菜中一种作物,选用高产优质含糖量高的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全苗,搞好耕作,或者旱地甘蔗增施抗旱剂、搞好深沟密植,提高产量等技术在较大面积应用,亩产达5吨以上,成果经省、部级主管部门验收通过。
(5)主持进行当地小麦与玉米、豆类,蔬菜与小麦、玉米,蔬菜、小麦与果树以及稻麦、油稻莱等多种形式间套混种或立体农业栽培技术及其他新技术在地区范围内应用,成果经省、部级主管部门验收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