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掌握有机肥、化肥、生物肥料的部颁标准的检验和鉴定方法。检验、鉴定的准确率在85%以上。
(10)掌握土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与低产土壤改良利用规划的设计方案实施方法,实际应用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掌握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和调查的方法技术。设计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设计方案,在生产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熟悉土肥和与土肥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规程(
农业法、
农业技术推广法、
土地管理法、
水土保持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
3、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应用的基本情况。曾利用计算机编制配方施肥、土壤调查、常规分析等简单应用程序。
4、曾审核助理农艺师、技术员承担的科学试验、生产、开发,技术推广、服务等项目,并能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5、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二项(含二项)以上地、县级土肥方面的生产、技术推广、技术引进、技术服务、广播电视教育等项目的主要参加者。
(2)参加县级以上重点应用研究、开发项目的一个子课题,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合格。
(3)二项以上省、地级应用研究、推广、开发项目课题的主要人员,其研究成果达到地级先进水平,或一项省内先进水平的应用研究、推广、开发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
(4)独立完成二项以上不同类型的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获得地级农业主管部门的认可。
(5)参加地级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管理办法的制订全过程。
三)业绩与成果
任助理农艺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1、取得下列业绩之一:
(1)获地级农业主管部门授予的业务工作奖励二次以上。
(2)获地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获奖者。
(3)主持或参加县级或区域性土壤资源调查及成果汇总,其成果达到地级先进水平。
(4)获得专利并在农业生产中增产5%以上。
(5)参加县级以上土壤肥力动态监测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地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表彰、奖励者。
(6)取得以下生产业绩之一:
①指导年产10000吨以上的复(混)合肥厂的生产,质量经验验合格者。
②主持2万公顷以上的配方施肥、有机肥、微肥、新型肥料推广项目,增产5%以上者。
③参加地级以上的配方施肥、有机肥、微肥、新型肥料推广项目,工作成绩经地级农业主管部门认可。
④主持县级以上化验室工作五年以上,分析测试数据准确,提供数据及时。
⑤为主参加县级以上土壤改良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地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表彰、奖励者。
2、撰写下列论著之一:
(1)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一篇,或者本专业有关的著作或译著的编写者之一。
(2)参加地级以上专业学术活动,在会上交流的论文不少于二篇。
(3)独立完成三项有水平的技术材料、工作报告,并获得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的认可和采纳。
(4)省、部级内部发行的专业刊物的撰稿人,或者编写县以上土肥专业培训班教材、讲义一万字以上。
(二)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1、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技术规程、标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与技术。
2、对土肥专业分支领域有较深的研究和一定见解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掌握数理统计、分析化学、土壤遥感、水文、地质、地貌、植被、气候、测绘等学科的理论。
(2)掌握土壤调查、作物营养与栽培、水文、气候等学科的理论。
(3)掌握作物栽培、土壤、化学、生物统计、植物生理、现代试验设计等学科的理论。
(4)掌握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理论,植物植株、有机肥、无机肥测定的原理。
(5)掌握土地资源、土地评价、经济地理、土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规划(土肥部分)设计原理。
(6)掌握环境监测和农业生态、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现代试验设计、作物栽培等的基础理论。
(7)掌握复混肥生产、配方施肥的基础理论,建立平衡施肥模型及推荐施肥咨询系统。
3、掌握土肥专业国内外理论现状、最新信息和发展趋势,同时能根据我国国情,开发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具有参加土肥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活动,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土肥各专业的重大科技推广项目、技术教育等的经历,并掌握土壤调查、土壤制图、土壤改良、土壤监测、肥料应用、土肥测试、土地利用规划、土壤环保等方面的技术。
2、任农艺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熟悉本省或本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发生、分类、分布、理化特性,或对全省或大区土壤的主要土壤分类系统有较深的研究,曾根据本区的地形、地貌、成土条件、特征土层的形态特征,制订本地区的土壤分类系统,或对全省或大区的分类系统有独到的见解,提供有说服力的论据;制订省或大区土壤资源调查的方案,曾组织实施或参加土壤资源调查的省级以上成果汇总成绩较好。
(2)曾根据土壤改良原理,制订地区性土壤改良规划和技术规程,提出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措施,并指导实施,其成果经省、部级鉴定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
(3)根据土壤肥力的理论,掌握3万公顷以上的土壤肥力动态变化规律。发现土壤肥力变化中的重大问题,并指导生产实践,如调整作物布局,调整肥料结构,指导肥料合理区划等。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
(4)对各种土壤分析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统计,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并经省、部级主管部门的认可。
(5)根据作物、土壤特性提出各种肥料的配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提出三个以上的配方方案,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其中必须有一个方案在3万公顷应用中比常规施肥增产10%左右。
(6)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有机肥、化肥施用进行全面规划,对有机肥的种、养、积、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采纳和广泛应用,并获得显著社会效益或者提高经济效益10%。
(7)全面掌握土肥测试技术和鉴定方法,主持或指导测试中心化验工作,对测试技术、检测方法有改进,提高测试的精密度,其成果已在全省范围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