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降损节电工作中、推广应用节能新产品。如金属化电力电容器、电容器自动投切开关、单、三相自动投切节能开关、嵩效节能灯具等。同时,研制低损耗农用系列配电变压器;有计划地扩大非晶变压器的试点。
(7)积极梢化国外新技术。结合我国农网特点,进一步研制开发新技术和新设备,尽快达到国产化和实用化的要求。“九五”期末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农网装备新体系。
(8)“九五”期间研制开发的重点是35千伏户外组合负荷开关和断路器;10千伏新产品应完善系列配套,稳定产品质量,提高设备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
(9)加强农网装备生产秩序及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农网重点新产品采取定点生产和配套供应的办法,提高产品质量。着手制订农网新产品管理办法,并将已经成熟的新产品列入推荐产品目录中。
对积极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作人员,应从科技成果应用效益中给予奖励。
(10)各级农电部门应加大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拨出专用资金,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从事研究工作。
(1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对主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进行专业轮训和实行技术考核制度。
(12)及时总结新技术、新产品的运行经验,制订相应的规程和规范。
12.节电先进县建设
(1)建设节电先进县,是实施本“计划要点”的骨干工程和重点工作。要求按本“计划要点”,抓好建设100个节电先进县的工作,选择一批县作为建设的对象。
(2)重视地方政府在农村节电工作中的作用。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组成节电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制订节电改造的实施计划、筹资办法和工作目标。加强宣传,造成声势,提高全社会的节电意识和参与意识。
(3)要及时总结节电先进县的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农村电网的节电改造工作。
(4)节电先进县的建没,按《节电示范县验收细则》(水农电[1994]15号)进行验收和评比表彰。
13.职工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职工队伍建设是实现“九五”计划和农电建设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进入农村电网的时代,更应高度重视改善农电职工队伍结构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
(1)县局级中层干部及专责技术人员应达到大专水平,具有中级职称。局级领导应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电力网、电气设备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专责人员应熟练掌握分管专业的专业技术。
(2)班组长及安全、生产等主要岗位的人员应达到技工水平,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项技术和操作技能。
3.农村电工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农村电工应有电工证书。
为了改善农电职工的队伍结构,提高农电职工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应疏通人才流通渠道,接收一定数量的热心农电工作,具有一定专长、专业对口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继续加强成人学历教育,在在职职工中培养有学历人才;大力开展工人技术等级系列教育,制定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计划;并分别组织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