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工业技术政策》
及《电力工业装备政策》的通知
(1994年9月19日 电技[1994]562号)
《
电力工业技术政策》及《
电力工业装备政策》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业经电力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全国电力科技大会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依照执行。对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部反映。
附件1: 电力工业技术政策
(电力工业部 1994年9月)
目录
一 发电能源构成和电力资源多样化
二 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火电机组
三 开发新型洁净煤燃烧发电技术
四 优先开发水电
五 积极开发核电技术
六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七 加强电网建设,充分发挥规模效益
八 加强建设现代化电力通信网络
九 积极推广应用电力电子控制技术
十 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电网
十一 加速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网改造
十二 节能节电节水应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
十三 认真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水平
十四 提高电力工业自动化水平
十五 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和计量为基础,加强电力行业技术监督工作
电力工业装备政策
目录
一 火电方面
二 水电方面
三 核电方面
四 新能源发电方面
五 输变电和电网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充足的电力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为加快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提高其整体的效益和效率,减轻环境污染,满足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并能符合二十一世纪电力的要求和接受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必须选择正确的技术方向,制定科学的
电力工业技术政策。
《
电力工业技术政策》是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85年发布的《中国技术政策》(能源部分)的基础上,根据《电力工业科技发展规划(1994~2000~2010~2020年)》编制的。
一、发电能源构成和电力资源多样化
1.我国发电能源构成。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发电能源构成以煤炭、水力为主,核电和其他新能源为辅的格局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根据电力工业实行因地制宜,水火并举,适当发展核电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做到电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继续发展火力发电。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今后乃至2020年发电能源构成仍应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又应以国内为主。根据煤炭部门提出的规划产量,2000年可达到13.5一14亿吨,2010年为17.7亿吨,2020年为21亿吨,若与远景发电需煤量相比,则2000年发电需煤量为总产量的42.2%~43.88%,2010年为54t29%,2020年为60%,即使所有增产的煤炭全部用于发电,也满足不了电煤的需要。火力发电将进一步受到煤炭生产以及运力和环保因素的制约。因此,沿海有外汇支付能力的地区可进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国内发电能源的一个补充。
(2)优先开发水电势在必行。水电集一次能源开发和M次能源转换为一身,如多开发1000亿千瓦时水电,可替代3300万吨标煤。把建设重点放在水电是当务之争。2000年力争水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占资源总量的21.2%.2020年力争达到1.6~1.7亿千瓦,其开发率大体上达到50%左右。
(3)近期适当发展核电,争取在二十一世纪有较大的发展。重点应配置在能源短缺的沿海地区。2020年按4000~5000万千瓦考虑,其比重大体上占全国装机总量的5%左右。
(4)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预测到2000年其装机容量可占装机总量的0.3%,2020年可占1.8%。为加速农村电气化.对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应积极开发利用。
2.电力资源不仅品种多样化,而且来源是多渠道,面向全国各行业。其它企业和地方的自备电厂、余热发电的电力以及进口电力,也是电力资源的一部分。要把电力企业自身节电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节电也都作为一种电力资源对待,切实做到开发与节约并重。
二、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火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