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减人增效现场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的通知

  4.将多种产业的管理职能从主业分离出来,压缩精简主业管理岗位。主业的部分服务职能,如文印、打字、复印、门卫等进一步与主业分离。
  5.供电局边远变电站和末端线路、发电厂卸煤和灰场等试行协议委托管理或承包管理。
  6.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培养全能型人才。在管理和专业技术部门推行综合岗位,实行一岗多责;在生产岗位实行全能操作,一专多能。
  7.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劳动组织,减少生产岗位人员。如供电收费与银行联网,实现有线无线远方抄、核、收电费;变电站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微机监控无人值守;组建精干操作巡视队;发电厂燃料、灰水、化学制水采用工业电视监控,减少运行人员等。
  8.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扩大计算机管理覆盖面;运用设备诊断技术,推行状态检修,合理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提高定额水平。
  9.更新改造旧设备,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大幅度减少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工作量,减少巡视、维护和检修人员。
  10.教育培训机构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改革电力中专、技校、培训中心办学方式,面向社会提供行业培训、技能鉴定服务。
  11.企业办的医院转换机制,面向企业和社会服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2.发挥行业技术优势开拓市场,大力扩展面向社会的服务项目。

六、体制性分离的范围



  体制性分离主要是把企业办社会的部分分离出去,把为企业生活和生产服务的系统分离出去,这是减人增效的重要渠道。一次性减人比较多,必须按照保证安全生产和“稳定一线、搞活二线、放开三线”的原则,对分离的范围给予规范和界定。
  发电厂机、电、炉、热、化、燃料及供电局输、变、配、营、调度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构成了电力企业的直接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流程和环节,是电力企业的主体,这些部分不能肢解和分离,但是可以通过全员培训提高素质多设综合岗位;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序,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调整和改进劳动组织等手段进行减人。
  1.后勤服务系统。企业的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招待所、房产、医疗卫生等,要完全放开,成建制分离出去,组建新的经济实体,既为企业服务,又面向社会进入市场,逐步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2.生产辅助系统
  (1)发电厂的煤炭采购、供应和煤场管理等可以分离出去成立燃料公司。
  (2)发、供电企业的物资供应部分,可以分离出去组建物资公司。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