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国城乡,特别是大中城市、开放旅游区,要组织社会力量和有关部门,统一部署,有重点、有步骤地治理内外环境,增添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卫生监督,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面貌,为群众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提供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
3、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七五”计划规定的农村改水任务,到一九九○年使百分之八十的农村人口饮用安全卫生水,以期从根本上控制水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4、大力发展全民的健康教育事业,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各级爱卫会和卫生部门要有计划地建设健康教育的专业网络;宣传、文化、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及团体,都应紧密配合,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在全国城乡形成“以卫生为光荣,不卫生为耻辱”的社会新风尚。
5、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大疫情、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做好人力、物力准备,控制此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减轻其危害。
四、发动群众自觉地同病害和不卫生行为作斗争是爱国卫生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要深化改革,探索运用新机制、新方法,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管理。
评比竞赛是激励群众的有效方法,应当继续采用。以精神鼓励为主,适当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通过检查评比竞赛活动,推动卫生预防工作深入发展。
建立爱国卫生月制度。在开展经常性卫生活动的同时,每年都要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要有计划地办几件有利于群众的实事,强化群众和社会各部门的大卫生观念。
加强卫生法制观念,制订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法规,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要组织群众参与卫生法制监督活动,作为专业、专职卫生执法监督队伍的强大后盾。
要实行科学管理,落实远、近期规划目标,奖优罚劣,逐步使爱国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全国和各级爱卫会办公室,是全国和各级爱卫会的办事机构,担负着委员会日常大量的、繁重的工作任务,要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各级爱卫会办公室应承担组织、协调各部门共同履行社会卫生工作职责的任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生活福利等各方面,都应得到妥善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