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
 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通知
 (教体厅[1991]15号 1991年6月27日)


  现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印发给你们。该计划从1992年秋季开始施行,请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告我委学校体育卫生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教育规律、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从事体育活动时身心变化的规律以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科学方法;能够从事体育教学,组织与指导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及竞赛工作,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具有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初步能力。
  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楷模。
  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时间安排
  4年8个学期。各学期时间分配见表一。
  三、课程设置
  (一)公共必修课(693学时)占总学时的23.15%。
  1.政治理论课(240学时)占总学时的8%:
  中国革命史(68学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70学时)、马克思主义原理(72学时)、法律基础(30学时)。
  2.教育理论课(105学时)占总学时的3.5%:
  心理学(54学时)、教育学(51学时)。
  3.计算机语言(72学时)占总学时的2.4%。
  4.外语(276学时)占总学时的9.2%。
  (二)专业必修课(1606学时)占总学时的53.64%。
  体育理论学科(756学时)占总学时的25.25%。
  1.人体解剖学(118学时):初步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主要功能和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了解体育运动中人体位移运动的一般规律。
  2.人体生理学(140学时):在初步掌握人体正常生理学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在体育活动的影响下,人体生理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体育锻炼及运动训练的基本生理学原理,特别是青少年生理功能与年龄、性别特征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3.体育心理学(54学时):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着重学习和掌握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知识、形成道德品质,特别是体育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应用体育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