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样性原则。扫盲教材应在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保证教材质量的前提下,对于教材形式、编排体例、课文体裁、内容、插图等,要尽可能做到多样化。同时,要注意知识新颖,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并能琅琅上口,易读易记,既扩展知识,又能激励学员学习积极性。
三、编写扫盲教材的要求
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扫盲教学的要求,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编、自审、自用为主,地(市、州)、县(市、区)、乡(镇)可根据实际需要,编写乡土教材作为补充。
1.扫盲教材一般编写一册,也可编写两册或多册。每套扫盲教材的课文在80课以上,印刷字数在8万字左右。
扫盲教材除了编写书本式印刷教材外,提倡编制非书本式印刷教材和声像教材。
2.扫盲教材的生字量。扫盲教材的生字,主要从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公布的常用汉字中选择,编入2000个以上常用字,以确保学员掌握1500个汉字。
3.扫盲教材的编排。总的原则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根据教学内容,可分部分地编排或分单元编排,也可以逐课排列。
4.识字。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识字,按汉字结构特点,运用汉字音、形、义,偏旁部首,同音等规律,采用汉语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同音识字,偏旁部首分类识字等多种方法,先学部分基础字(独体字、简单合体字、代表汉字音节的合体字、使用频度高的字等),再结合课文巩固和增加生字量。随课文识字的生字量,一般每课不超过25个。
5.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助于推广普通话。有条件的地方,在扫盲教材中可以编入汉语拼音,通过教学汉语拼音,帮助识字。
6.课文。课文宜短小精悍,不超过500字;语言要规范。文体丰富多样,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寓言、谚语、韵文等要有所安排。为了更好地学以致用,说明文和记叙文应占大部分。
为了培养学员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除讲读课文外,还可以安排少量要求学员熟读的课文。
为了加强实用性,技术课要突出“短、平、快”实用技术知识,着重阐明操作要点。
对课文中某些名词术语,要作浅显、简明的注释,有的课文后,还可以编写简要的提示。
7.作业练习。每课应有一定的作业练习,以加强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和复习巩固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作业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丰富,要求适当,要适应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实际,边学边用,以激发学习兴趣。要加强对作业练习的指导,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