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教委关于试行《扫除文盲教育教学大纲》的通知

  (一)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不同的语言文字。试行的《扫除文盲教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适用于农村运用汉民族语言文字编写扫盲教材和进行扫盲教学的地区。运用其他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扫盲的地区,可参照《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编写扫盲教材和进行教学。
  企业、事业单位和城镇的扫盲教学,要根据国家规定的个人脱盲标准,参照《教学大纲》的规定适当提高教学要求。
  (二)为了使扫盲教学更好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保证达到《教学大纲》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各地可根据《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因地制宜地选择、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
  (三)要达到《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除编好教材外,教师是决定因素。各地应加强对扫盲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附件二:  关于编写扫盲教材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编写扫盲教材的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以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的个人脱盲标准为依据,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生产技术和生活常识教育相结合,贯彻成人教育“速成的、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和符合成人学习特点、易读易记、学以致用的原则。
  二、编写扫盲教材的基本原则
  1.思想性原则。扫盲教材要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健康,观点正确,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激励学员热爱社会主义和对社会主义先进事物、社会新风尚的向往和追求,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2.科学性原则。扫盲教材涉及的知识要准确无误,引证典型事例和数据要真实可靠,给学员以清晰明确的印象。同时,要符合学习汉字的规律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科学地编排教材内容。
  3.实用性原则。提高学员的生产、生活能力是扫盲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为使文盲学员适应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对生产技术、生活常识、卫生保健、文明生活、子女教育、社会交往诸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材中应有恰当的安排,力求学以致用,收到实效。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