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关于项目效益指标问题
本项目建设的效益指标,是我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共同商定的,是检查项目执行好坏和是否实现项目目标的依据。根据这次中期检查情况看,大多数项目院校的效益指标落实得比较好,但有部分院校还有较大差距。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和项目院校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那些完成项目效益指标有困难的单位,应由主管部门牵头,召开一次综合审议会,研究落实项目效益指标问题,力争在项目执行的后期努力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关于仪器设备的维护费问题
本项目60所院校原有教学科研设备固定资产5.6亿元人民币,通过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已购进总价值约1.04亿美元的设备,按原汇率(1美元=2.88元人民币)计算,约合3.0亿元人民币,按现在汇率计算,约合5亿元人民币,加上各地方政府的配套投资,各项目院校的教学科研设备固定资产的总值较1985年以前翻了一番。这说明本项目对地方院校的援助和支持是比较大的。但是,此次中期检查发现,部分项目院校用于设备维护方面的经费没有随本项目购进大量的设备而增加,影响本项目效益的充分发挥。而这一问题,在项目建设期过后将更为突出,应引起学校及各级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关于这个问题,在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于1985年下发的(85)教贷字027号《关于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地方大学发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已有规定。关于维护费用的标准,在(85)教贷字027号文中提到为设备总值的7%~10%,其中包括进口零配件等需外汇3%~4%。这是一个总的原则性意见。根据项目执行的实际需要,最少应保证每年需要的维护费用约占设备总值的5%~7%,其中包括进口零配件等所需外汇2%~3%。目前,维护费的来源应按(85)教贷字027号文的要求解决。同时,从长远看,各项目院校及有关主管部门应逐步探索多渠道解决的途径,比如:有关主管部门拨款;项目院校建立设备有偿使用制度或设备维护周转金制度;以及从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等。
各有关主管部门及项目院校还要继续抓好项目国内配套资金的落实和部分配套土建工程的收尾工作,以保证项目后期能顺利执行。
对项目院校已投入使用的设备,各有关主管部门要督促所属院校按规定及时增列固定资产,计算固定资产值的比价,由主管部门商请财政厅(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