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技术援助
本项目技术援助部分计划用贷款2000万美元,其中派出国外学习进修部分为1300万美元,占技术援助部分贷款总额的65%,计划选派700名教师出国学习;聘请讲学专家部分为400万美元,占20%,计划聘请220名外国专家来华讲学;高教研究计划使用贷款300万美元,占15%。截止1989年9月份,技术援助部分已用去贷款1100万美元,占人员培训和聘请专家费1700万美元的64.7%。
据统计,到1989年9月,项目院校已有903人通过了出国学习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获准出国,为原计划的129.6%,已出国的教师694名,占原计划的99.1%。在这694名出国教师中,绝大部分是出国进修学习,只有10名是攻读学位的。在694名已出国的人员中已有230人学成回国,占33.1%;306人正在继续学习,占44.1%;另有158人未按期回国,占22.8%。已回国人员中,大部分都按所学专业回到教学和科研岗位,并在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聘请专家的工作在中外专家组的协助下,除个别院校外,一般进展比较顺利,截止到1989年9月份,已有150名外国专家先后来华讲学,约为计划聘请总数的68%。大部分专家受到了项目学校的欢迎和重视,为学校带来了新的科研信息和教学及管理经验。有关专家除讲学工作外,还就课程设置、科研和管理工作提出了不少咨询意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促进了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到1989年12月止,本项目已举办4种类型(7期)讲习班,即“大学财务管理讲习班”、“理科教育讲习班”、“分析测试中心管理讲习班”和“高等教育宏观经济管理讲习班”。对几期讲习班的反映总的良好,尤其是后两个讲习班较为成功。作为本项目高教研究工作的一部分,“高等教育宏观经济管理讲习班”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地方高教规划的工作,受到我委和有关项目省的重视及国外有关研究部门的支持。
5.财务与审计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项目院校根据贷款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建立了贷款财务管理的有关制度,并按要求设置了贷款资金帐户和配套资金专用帐户以及配备了相对固定的财务人员。据了解,绝大部分项目院校的贷款财务工作做的比较规范化、系统化,并能针对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和改进工作。各地方审计部门通过对项目院校的贷款财务审计,监督检查各校配套资金的使用、土建工程的进展及设备的维护等情况,为使项目院校贷款工作的健康执行做出了不少贡献。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