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不骄傲、珍惜时间、负责任、守信用、自尊自爱、积极进取,提倡讲效率、重质量、勇于创新。
九、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民主权利,学习过民主生活;知道国家有法律,初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学习和遵守《交通管理规则》、《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规中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规定。
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育途径
实施德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少先队教育、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等途径。诸途径均应以本《纲要》为指导,在校长的领导下,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各科教学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任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
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科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
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学生经常地受到多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