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财政部关于下发《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保险企业类〕》的通知[失效]

  注:
  ①单户公司国有资产总量=国有实收资本+国有实收资本应享有的权益+其他国有资金
  ②部门、地区及集团型公司汇总计算国有资产总量应进行必要的项目抵减(软件中已设置),即:
  汇总国有资产总量=国家资本+国有实收资本应享有权益+其他国有资金
  2.国有实收资本:反映各级政府部门或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机构投入形成的公司资本金,以及公司上级主管国有企业投入及其他国有企业参股投入形成的资本金,具体根据公司实收资本(股本)科目明细项中的国家资本(国家股)和法人资本明细项中的国有法人资本填列。
  3.国家资本:反映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各级政府或部门、机构以国有产投入本公司的形成的资本金。以及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转增资本(股本)时所形成的属于国家的资本。
  4.国有实收资本应享有权益:指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国有实收资本应享有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总准备金、未分配利润及资本汇差调整的份额。国有独资公司应全额填列;国有控股公司应按国有实收资本占公司全部实收资本的比重计算填列。
  注:国有实收资本应享有权益=(资本公积-国家独享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总准备金+未分配利润)×(国有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国家独享资本公积。
  5.其他国有资金:反映不列入公司所有者权益,但由公司管理、使用的具有权益性质的国家所有的资金,如保险保障基金、住房周转金、股份制改造剥离权益、国家专用拨款等。
  6.保险保障基金:反映保险公司为支持公司稳健经营,按照自留保费收入的1%提取的以应付出现严重偿付能力不足或濒临破产时备用的资金。
  7.本年增加数(贷方):反映公司本年增加的国有资产总额。
  (1)国有实收资本:反映公司本年增加的国有实收资本总额。
  ①国家直接或追加投资:反映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本年对公司进行投入或再投入所增加的国家资本。
  ②成建制无偿划入或并入:反映本年经批准将其他企业整体无偿划入或并入公司所增加国家资本金,其中无偿划入的国有企业单独列示。
  ③资本公积转入:反映当期按规定从资本公积中转入的国有资本数。
  ④盈余公积转入:反映当期按规定从盈余公积中转入的国有资本数。
  ⑤清产核资核增:反映公司因清产核资而增加的国有实收资本。根据清产核资部门批复文件等分析填列。
  (2)国有资本公积:反映当年国有资本公积增加总额。
  ①资本(股票)溢价:反映投资者实际交付资本(股本)高于按公司章程或投资协议规定的资本数额而增加的国有资本公积。
  ②接受捐赠资产:反映公司当年接受其他企业、单位和个人捐赠的资产而增加的国有资本公积。
  ③法定资产重(评)估增值:反映公司当年按规定程序进行清产核资、资产价值重(评)估,对资产价值进行重新估价而增加的国有资本公积。
  ④专用拨款及各项基金形成:反映当年国家及主管部门拨给公司的专用拨款及各项基金,以及公司经国家批准建立自收自用的建设基金而增加的国家资本公积。
  ⑤清产核资核增:反映在公司清产核资中经核定增加的国有资本公积。其中的“土地估价当年入账”反映清产核资对国有公司土地估价后,本年按规定入账而增加的国家资本公积。该项目根据清产核资有关批复文件为依据填列。
  ⑥产权界定增加:反映公司在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中通过界定而本年增加的国有资本公积。
  ⑦无偿划入或并入:反映将外企业的资产无偿划入或并入公司而本年增加的国有资本公积。
  ⑧住房周转金转入:反映公司当年由住房周转金购买职工住房等,而本年增加的国有资本公积。
  (3)国有盈余公积:反映公司当年按规定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中属于国有的部分。
  (4)国有总准备金:反映保险公司经财政主管机关或公司董事会批准当年提取的总准备金,以用于出现巨灾风险的补偿,不得用于分红或转增资本。国有独资公司应对该项目全额填列,属于合资、合作、股份制等性质的公司应按国有实收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计算填列。
  (5)国有未分配利润:反映公司当年未分配利润增加额中属于国有的部分。
  (6)其他国有资金:反映不计入公司所有者权益而属于国有性质的其他资金本年增加数。
  8.本年减少数(借方):反映国有资产总量本年减少数。
  (1)国有实收资本:反映本年减少的国有实收资本总额。
  ①经专项批准核销:反映公司当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核销的国有资本金。
  ②成建制无偿划出或分立:反映将本公司所属的非法人实体无偿调出或分立为新的法人实体而冲减的国有资本金。
  ③清产核资核减:反映公司清产核资中经批准核定减少的国有资本金。
  ④其他:反映公司因其他原因减少的国有资本金。
  (2)国有资本公积:反映公司当年减少的国有资本公积总额。
  ①转增资本:反映公司当年按规定转增国家资本而减少的国有资本公积。
  ②法定资产重(评)估减值:反映当年公司按规定程序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价值重(评)估,对资产价值进行重新估价而减少的国有资本公积。
  ③产权界定减少:反映公司在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中,通过产权界定而减少的国有资本公积。
  ④无偿划出:反映当年将本公司的资产无偿划出而减少的国有资本公积。
  ⑤清产核资核减:反映公司在清产核资中经批准核定减少的国有资本公积。
  (3)国有盈余公积:反映公司当年减少的国有盈余公积总额。
  ①转增资本:反映公司当年按规定转增资本而减少的国有盈余公积。
  ②弥补亏损:反映公司当年因弥补亏损而减少的国有盈余公积。
  (4)国有总准备金:反映公司当年因出现巨灾风险的赔款,而当年营业收入和各项准备金不足时用总准备金支付赔款金额中属于国有的总准备金部分。
  (5)国有未分配利润:反映公司当年由于亏损等原因而减少的国有未分配利润数额。
  (6)其他国有资金:反映不列入公司所有者权益,但性质为国家所有的其他国有资金的本年减少数。
  9.年末国有资产总量:反映公司年末国有的各项国有资产之和,包括国有实收资本、国有实收资本应享有权益及其他国有资金。
  注:年末国有资产总量=年初国有资产总量+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表内公式:
  1行=(2+4+6)行;2行≥3行;6行≥7行;8行=(9+16+27+28+29+30)行;9行=(10+11+12+13+14+15)行;16行=(17+18+19+20+21+23+24+25+26)行;21行≥22行;31行=(32+37+44+47+48+49)行;32行=(33+34+35+36)行;44行≥(45+46)行;37行=(38+39+40+41+42+43)行;50行=(1+8-31)行;50行=(51+53+55)行;51行≥52行;55行≥56行。
  2.表间公式:
  2行=01表(83行+85行)年初数;3行=01表83行年初数;51行=01表(83行+85行)年末数;52行=01表83行年末数。
  六、营业费用明细表(会年保附02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主要反映公司在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除手续费用、佣金外的其他各项费用总额。
  (二)编制方法
  本表根据公司“营业费用”科目的各项明细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三)主要指标解释
  1.业务管理费:反映公司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
  2.邮电费:反映市内电话安装和月租金、长途电话费、电报费、线路租用费、邮费等。
  3.印刷费:反映印刷有关业务账册、账表、凭证等支付的费用。
  4.差旅费:反映公司职员各类因公出差的各种费用,标准可由公司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
  5.会议费:反映公司召开各种会议按规定列支的各项费用。
  6.水电费:反映公司发生的水电费及增容费开支。
  7.租赁费:反映公司租赁营业、办公房屋、车辆、电子设备等支付的费用。
  8.修理费:反映公司发生的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修理费用。修理费金额过大、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在递延资产中核算。
  9.保险费:反映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支付的保险费。
  10.外事费:反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出国人员的有关费用及接待外宾的费用。
  11.公杂费:反映公司购置办公用品、清洁用品、订阅公用书报等费用。
  12.咨询费:反映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税务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13.审计费:反映公司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费用。
  14.资产摊销:反映公司当年按照一定的比例金额对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进行的摊销金额,具体包括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资产的摊销。
  15.董事会费:反映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和会议费。
  16.职工工资:反映公司在职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17.工会经费:反映公司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拨交工会使用的费用。
  18.职工福利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4%提取,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方面的开支。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9.劳动保险费:反映公司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用(含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基金)、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伤丧葬补助费、抚恤金,按规定支付给离退休干部的各项费用等。
  20.养老统筹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办法的公司,按规定提取的职工养老统筹基金。
  21.医疗统筹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办法的公司,按规定提取的职工医疗统筹基金。
  22.劳动保护费:反映公司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规定用于职工的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
  23.安全防卫费:反映公司为加强对基层营业网点安全防卫工作购置枪支、弹药、警棍、报警器、安装营业网点的防护门窗及柜台栏杆等费用,及其他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特定费用。
  24.住房公积金:反映公司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列支的公司职工住房补贴和按国家规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时职工住房公积金中由公司负担的部分。
  25.业务宣传费:是反映公司在从事业务宣传活动中按照规定比例控制办法所发生的支出费用。
  26.防预费:反映公司为防止保险事故发生,经被保险人同意对保险标的采取安全防预措施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27.业务招待费:反映公司为满足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并按照控制、节约的原则而支付的业务交际费用。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表内公式: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