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十五”外经贸信息化规划

  (三)信息化是外经贸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外经贸业务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外经贸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外经贸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外经贸自身发展对信息化有更加强烈的内在需求。在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下,外经贸原有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将受到严重挑战。伴随新时期外经贸工作的不断深入,国际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将进一步推广,外经贸信息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外经贸信息化对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新的外经贸发展模式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成就、挑战和机遇
  (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是全面构架和奠定我国外经贸信息化工作长期、稳步发展基础的阶段。
  建立了组织领导机制。1996年7月,外经贸部成立了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决策、审定外经贸信息化工作总体规划、方针政策、发展战略、技术标准,协调解决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并连续三年把加快外经贸信息化工作列为全国外经贸重点工作之一。
  国家外经贸专用网工程建设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1998年2月,国家正式批准外经贸专用网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立项。同年10月,该工程正式被我国政府列为“国际电子商务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经国务院批准,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1月正式下文,批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成为中国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的互联单位,负责组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简称:中国经贸网)。
  金关工程完成初期目标。在国务院和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指导下,经各部委密切配合,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金关工程取得显著成果。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管理等四个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部委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2000年内有望实现近期目标,中长期目标也正在加紧规划与实施。
  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开始启动。部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外经贸部司局、商会、驻外商务机构、地方外经贸管理部门在外经贸专用网上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信息数据库,及时为企业提供各类外经贸专业信息。
  建设了一批重点网站。1998年3月,外经贸部率先在国际互联网上创建了外经贸部政府网站,并建立了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线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等知名站点,及时向世界各国全面介绍我国外经贸政策法规、著名企业和产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成为连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世界贸易的重要信息纽带和桥梁。
  初步建立标准化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代码规范》(WM1-1999)作为国家金关工程和外经贸行业的重要标准已在我国外经贸和相关领域得到应用;汇集了150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外经贸信息化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