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失效]

  (3)治疗用的棉球、敷料必须高压灭菌,用后集中焚烧处理。
  (4)牙钻、钻头应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8.内窥镜室
  (1)内窥镜室应设检查区和清洁区。
  (2)病人进行内窥镜检查前,必须先做肝功、HBV、HCV标记物检查,异常者,应作好消毒隔离工作,有条件的使用专用窥镜。
  (3)内窥镜在每天使用前及每例使用后,应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每日工作结束后,要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4)冲洗容器应每天消毒清洗;每天工作结束后,台面及地面等应严格消毒。
  (5)弯盘、咬口等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9.供应室
  应按照(88)卫医字第6号《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进行管理。
  10.洗衣房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路线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2)运送车辆应洁、污分开。
  (3)不得在病房内清点污、脏被服,应直接放置污衣袋内运送洗衣房统一处理。浸有血液或体液的布类应置于防水袋内封闭运送。
  (4)各类衣物应分类清洗。
  (5)感染病人与普通病人的衣物应分开洗涤。对感染病人的衣物尽量少翻动,减少污染。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视同感染病人的衣物等同处理。
  (6)洗衣房应有定期清洁消毒制度。
  四、其他
  1.一次性使用医用器具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或专职人员负责对本单位一次性使用医用器具的采购、使用管理及回收处理进行监督,并对购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
  (1)医院所购一次性使用医用器具的生产厂家,应具有医药部门和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推销员应具有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推销员”证件。
  (2)每次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做到推销员证件、定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与生产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一批号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消毒日期、出厂日期和有效期。
  (3)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日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号、有效期限及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4)严格保管,不得将包装破损、超过“灭菌有效期”,以及包装上未注明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的一次性医用器具应用于临床。
  (5)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有关医疗事件,必须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受害者临床表现、结局;所涉一次性器具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并及时上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