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5)根据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职业学校要对学生在校期间各阶段的德育内容做出整体规划,使每一阶段的教育内容有所侧重、循序渐进、相互衔接。
(6)职业学校主要应对学生加强以下教育: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一代,是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大计,也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保证。要通过政治课教学和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紧密联系思想实际,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对学生加强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宏伟目标、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要教育学生把爱祖国与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结合起来,与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个人成材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职业道德教育。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是职业学校德育的培养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职业学校除通过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外,还要通过各学科特别是专业课教学、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着重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应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道德规范,使教育内容具体化。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要使学生逐步树立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法纪观念,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思想教育。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要有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在生活日益优裕的条件下更要教育青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职业学校要加强相关的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叫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严格要求,使其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习惯。
--法制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必须知法、懂法、守法。要把法制教育同职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与将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法规,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除以上内容外,职业学校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增加相关的教育内容,如美育、健康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