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世纪教改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研究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新世纪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新世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布局结构,明确各层次、各类型人才培养的地位、作用、性质、培养目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其运作机制。
2.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入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继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3.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开展有关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与改革;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开展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组织编写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高质量教材。
4.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课程建设、素材库建设、远程教学实验试点、教学支撑平台、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站建设、远程教育工作者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和法规建设等。开发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共享的网上教育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指导、服务、管理体系;形成一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和管理队伍;制定比较完善的现代远程教育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建立适应信息社会的教学模式,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5.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
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形成的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富有创新特色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为主要内容,以高校担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中青年教师为对象,开展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学内容、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培训。
6.高校基础教学实验室改造与建设
启动“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促进全国高校通过利用国内外银行贷款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基础课实验室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基础课实验教学水平;开展基础教学实验室改造和建设方面的研究,制定《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暂定名),并组织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认定工作。
四、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形势和新情况,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要结合国情积极吸纳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进成果,追踪和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近期与长远、继承与创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脚踏实地地推进教学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