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隧道:全长10000米以上;
长隧道:全长3000米以上至10000米;
中隧道:全长500米以上至3000米;
短隧道:全长500米及以下。
五、铺轨
正站线铺轨的长度,按建筑长度和铺轨长度分别计算。建筑长度,即设计长度,自设计起点至终点的连续里程,铺轨长度,不包括道岔的长度在内,是实铺钢轨的延展长度。
计算铺轨的条件是:轨枕已铺齐,钢轨已铺上,联结零件已安装齐全,底碴已铺上,经过整道,能保证工程列车安全通过。
(一)正线铺轨,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铺轨分主线正线和其他正线两部分。统计时按建筑长度和铺轨长度计算,并分别统计主线正线铺轨和其他正线铺轨。
(二)站线铺轨:是指车站为办理客货运输服务的各种专用线路。具体包括:
1、站线:到发线、编组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是指站内救缓列车停留线、机车走行线、轨道衡线、刷车线、驼峰线及车辆站修线等。
2、段管线,是指机车、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为机车、车辆、机械走行、检修停放以及装卸等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如机车整备线、三角线、转盘线,以及机车车辆检修用的库线等。
3、岔线,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厂、矿、企业、砂石场、港湾、码头及货物仓库)的线路,并在该线路内未设有车站的,独立专用线的站线另行单独统计。
4、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
站线铺轨是指已经铺设了钢轨的建筑长度和铺轨长度。建筑长度是指自股道一端道岔的尖轨尖端计算至另一端道岔的尖轨尖端(或车挡)的距离。
六、通信
铁路通信分为长途通信、区段通信、地区通信和站场通信四大类。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目前建筑施工主要统计有线通信。
有线通信分为:架空电线路和电缆工程(包括架空、地下、水底电缆及光缆等)。有线通信线路的长度应按杆公里和沟公里计算,电缆按条公里计算。计算杆(沟)公里或条公里的条件是:杆塔已固定,通信线或电缆已挂设完毕,沟槽圬工已完成,电缆已敷设完毕,河床已处理,水底电缆已敷设完毕。
七、信号
铁路信号是直接指挥行车安全及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装置。信号以站为单位计算,按竣工站和折合站两个指标反映进度。竣工站是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已全部完成,经检查合格或虽有少量尾工,但已交付使用的,方能计算。
折合站可按照报告期内信号工程完成的建安价值占全部工程建安价值的比重折算。
八、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是提高铁路通过能力的一种信号装置,它是借助于轨道电路来变换信号显示指挥列车运行的。自动闭塞包括轨道电路、电气集中、集中信号电缆、电动转辙机、室内控制台、电力配电所等工程。
自动闭塞是指新建的独立自动闭塞项目。在反映施工进度时,采用折合正线公里统计。
九、接触网
接触网是直接供电于电力机车的电力线网装置,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触网包括杆塔、承力索、架导线、吸流变压器、回流线及其附属装置等工程。
反映施工进度,接触网按“折合正线公里”统计,接触网导线按“条公里”(实际架设的延展长度)统计。
十、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转换和分配电能的供电设施。电力机车的用电,是从国家的输电线路引入到牵引变电所,通过集电弓供给电力机车用电。
牵引变电所是指新建的牵引变电所,按折合处和竣工处指标反映进度。
十一、给水
铁路给水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输生产和生活的必要设施。给水工程包括:水源井、集水池、管道、水塔、贮水池、水鹤及软水、净水等构筑物。
铁路给水包括生产给水和生活给水,以“处”为计算单位。按设计规定,独立系统的给水工程为一处。一般车站给水以一个站为一处;特等站或枢纽站有两个以上给水系统的,则按实有数计算。
给水工程以竣工处和折合处来反映施工进度。给水竣工处是指独立的给水系统按设计规定、内容已全部完成,经验收合格或虽有少量尾工,但已交给使用单位使用的,即可计算竣工处,给水折合处是指报告期完成给水工程价值占全部给水工程价值的比重来折合计算。
十二、房屋建筑面积
反映房屋建筑的规模、速度和进度,统计主要有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折合面积和竣工率等指标。
(一)新开工面积,是指报告期内新开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不包括上期开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面积和上期停建而在本期复工的面积。
(二)施工面积,是指在报告期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和上期施工或停建跨入本期继续施工或复工的面积,以及本期已竣工的面积。
(三)竣工面积,是指在报告期内,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经验收合格的面积,包括本期开工和以前开工而在本期竣工的面积。
(四)折合面积,是指按房屋各部位占全部房屋的比重而折算的面积,是反映施工进度的指标。折算的办法可以按价值或定额工天计算。
(五)竣工率,是指报告期内房屋竣工面积占施工面积的比重,反映一定时期内房屋工程的竣工程度。
第五章 建筑产品质量统计
第19条 铁路建筑产品质量统计范围及依据
建筑产品的质量是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为对象进行验收评定。铁路建筑产品质量统计只反映最终建筑产品中的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和施工工程质量事故。
单位工程质量,是指完成工程承包合同或设计规定的全部内容,具备交付使用或投产条件,经质量管理部门验收评定的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在工程上的质量事故。不包括(1)本单位附属生产单位生产的预制构件在出厂前发生的事故;(2)在设备开箱验收或清洗时,发现机械设备本身损坏的事故;(3)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质量事故;(4)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的事故;(5)返工损失金额在规定限额以下的事故。
建筑产品质量统计按质量检查、监督部门的单位工程验收评定报告和工程质量事故通知单为依据。
第20条 铁路建筑产品质量统计指标
一、最终建筑产品质量统计指标。反映最终建筑产品质量的统计指标有:单位工程(或房屋建筑面积)优良品率和一次交验合格品率。
优良品率,是指在报告期内经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个数或房屋建筑面积中评为优良的单位工程个数或房屋建筑面积所占的比率。
一次交验合格品率,是指报告期内第一次交付验收评为合格的单位工程个数(或房屋建筑面积)与报告期第一次交付验收鉴定的全部单位工程个数(或房屋建筑面积)的比率。
二、工程质量事故统计指标。反映铁路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事故指标有:质量事故次数、返工损失金额和返工损失率。
质量事故次数,是以同一操作过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在同一次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算一次;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在每台单件设备安装完毕后所发生质量事故算一次;大型或联动设备按每一施工工序中所发生的质量事故算一次;经返工修补后,如仍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应重复计算质量事故次数。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工程,在报告期发现的质量事故,应计入报告期质量事故次数。铁路质量事故次数统计,按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应分别统计一般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返工工程损失金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施工质量事故进行返修而实际损失的金额,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和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扣除被拆下可利用的材料价值)。一般按自年初累计损失金额进行统计。
返工损失率,是指返工工程损失金额和施工产值的比率。
第六章 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第21条 编制铁路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的目的和依据。
编制价格指数是为了消除价格变动对建安工作量的影响,使不同年度的建安工作量具有可比性,以便准确地计算铁路建设规模及其发展速度,反映铁路建筑产品的真实成果和企业的管理水平。
编制依据,按施工企业当年完成的建安工程或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在当年内竣工的单项工程的建安工作量和工程概(预)算进行编制的。
第22条 编制铁路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一、根据资料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种计算方法。
(一)按施工企业报告期内完成的全部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计算,即按建筑安装工程价值的构成,首先计算出直接费、间接费的价格分指数,然后再推算出企业建筑安装工程总指数。这种方法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任何施工企业。
(二)按单项工程的竣工价值计算,即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当年竣工的工程,根据其竣工决算资料,分别计算出各单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直接费、其他费等,据此首先计算出各单项工程的价格指数,然后再根据本年度完成各类工程所占比重,推算出本企业的建筑安装工程的总指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工期较短的住宅及其他建筑物。
(三)按单项工程当年完成的建安工程价值计算,即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单项工程,根据概(预)算资料,分别计算出各单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直接费、其他费的建安工程价值指数。然后将各单项工程的有关资料汇总后,再求出本企业综合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总指数。
二、价格指数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