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化工部关于化学矿山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

  三、必要时厂址和开拓运输方案可联合比较,确定并论证最优方案。
  第四节 外部运输方案
  一、根据矿区外部运输条件、产品特性、运距和地形等条件,论述可能采用的运输方式和选择运输设备。
  二、外部运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确定推荐方案。
  第五节 其他重要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确定推荐方案
  附图:
  1.厂址方案图;
  2.开拓运输方案图;
  必要时1、2可合并。
  3.外部运输方案图;
  4.其他建设方案图。
  第六章 采矿
  露天开采
  第一节 露天开采范围和开采技术条件
  一、简述采用露天开采的依据。
  二、开采范围
  1.开采范围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2.矿区开采顺序。
  三、简述开采技术条件。
  四、联合开采时,论述露天、地下的合理界线和相互关系及安全措施等。
  第二节 露天开采境界
  一、露天采场边坡参数的确定:参数确定的条件、依据、合理性以及对形成边坡时作业方法的要求。
  二、露天采场境界的确定
  1.阐明境界圈定的原则、方法、技术经济条件及经济合理的剥采比及结果。
  2.不同的露天境界方案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3.对分期建设和扩帮开采,应阐明分期建设,扩帮开采的必要性,优缺点,首采地段的选择,分期和扩帮的步骤,过渡措施,技术要求和经济效果。
  4.对远景储量的利用和开采的初步设想。
  5.对境界内其他有用矿石综合开采的叙述。
  第三节 矿山工作制度、生产规模、服务年限
  一、矿山工作制度。
  二、生产规模的验证:根据矿体特点和生产工艺,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验证。
  三、矿山服务年限:投产到达产年限。达产持续年限,后期产量递减年限。
  第四节 开拓运输系统
  一、阐述推荐的开拓运输系统。
  二、运输设备的选型和计算以及装载设备的合理匹配。
  第五节 采剥工作
  一、确定采掘要素:阶段高度,工作台阶坡面角,最小工作平台及正常工作平台宽度,开段沟布置等。
  二、采剥工艺选择
  1.采剥方法。
  2.空爆与装载作业。
  3.矿石损失和废石混入。
  三、采剥设备选型与计算。
  四、采剥作业主要材料消耗。
  第六节 基建、生产进度计划
  一、计划编制的主要原则和依据:依据的主要文件和资料,遵循的原则;矿山投产标准的确定;露天矿二级矿量的保有期限及其划分标准;基建副产矿石的价值和回收原则。
  二、基建进度计划:基建剥离量,基建剥离部位,基建时间,基建终了标高,基建终了保有二级矿量及保有期限,副产矿量,基建逐年剥岩量,相应的设备数量。
  三、生产进度计划:投产到达产的时间,逐年采剥量安排,生产剥采比,设备数量,出矿品位。
  第七节 露天矿防排水
  一、简述矿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条件,露天矿防排水条件。
  二、确定防排水的暴雨频率标准,允许淹没条件。
  三、确定防排水方案及估算基建工程量。
  四、必要的矿区气象设施。
  第八节 废石场
  一、废石场位置的选择,有条件的矿山应考虑内部排弃的可能性。
  二、废石场堆积方式及容积估算。
  三、废石场设备选型及辅助设施。
  四、叙述设计所选废石场名称、数量、与采场的距离、堆置高度、废石场的服务年限、废石场的构成要素等。
  五、废石场复土造田的设想与安排。
  六、废石场的道路、排水、防护等工程量的估算。
  七、废石场占地面积*
  第九节 爆破材料设施
  一、爆破材料品种和数量。
  二、当设置炸药加工厂时,确定加工厂生产能力及主要设备的选定。
  附表:
  1.基建工程量及基建、生产进度计划表;
  2.主要设备表;
  3.劳动定员估算表;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项供汇总用)。
  附图
  1.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平面图;
  2.露天开采剖面图(选有代表性剖面);
  3.露天开采基建终了平面图;
  4.达产年末图;
  5.露天转地下开采开拓系统衔接图(必要时附)。
  地下开采
  第一节 地下开采范围
  一、简述地下开采的依据。
  二、开采范围:矿区开采顺序及首采地段的研究和论证。
  三、联合开采或局部开采露头,应叙述露采与地下开采的界线及确定的理由,相互关系,以及转入地下开采的措施。
  第二节 采矿方法
  一、采矿方法选择
  1.简述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2.采矿方法方案比较,论证推荐采矿方法(包括矿柱回采方法的合理性。
  3.采切系统及采切工程量估算。
  二、回采工艺和设备选型
  1.回采工艺选择和采空区处理。
  2.设备选型,设备能力及数量。
  三、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节 矿山生产能力
  一、矿山工作制度。
  二、矿山生产能力验证:根据矿体特性和生产工艺,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验证。当分期建设时,应论述矿山各个时期的生产能力。当划分多个矿段开采时,论述每个矿段的生产能力。当生产多种矿石时,论述各种矿石的生产能力。
  三、矿山服务年限:根据工业储量计算矿山服务年限,说明矿山基建时间、投产至达产时间和持续达产时间。
  四、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
  第四节 开拓运输系统
  一、岩体移动范围:阐述确定崩落界线的原则、依据、参数及圈定的结果。
  二、简述推荐的开拓运输方案及运输系统和主要设备的选择。
  三、中段高度确定的原则及各中段标高,基建开拓中段,正常回采时同时工作中段数及最终开拓中段。
  四、废石场位置,容量,基建副产矿石堆场以及与主副井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矿井通风
  一、通风方式,通风系统选择。
  二、风量、负压*
  三、局扇数量估算。
  第六节 坑内排水
  一、矿井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及多年不遇的最大雨季涌水量估算。
  二、排水方案的行选择。
  三、排水主要设备选择及硐室工程量估算。
  第七节 爆破材料设施
  一、爆破材料品种和数量。
  二、确定坑内炸药库组成,位置和估算工程量。
  三、当设置炸药加工厂时,应确定加工厂生产能力和选择主要设备。
  第八节 基建进度计划
  1.基建范围,基建工程量和基建进度计划表。
  2.矿山投产标准,投产时保有的三级矿量,基建副产矿石量。
  附表:
  1.基建工程量及基建、生产进度计划表;
  2.主要设备表;
  3.劳动定员估算表;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项供汇总用)。
  附图:
  1.开拓系统纵投影图和综合平面图;
  2.典型采矿方法图;
  3.主要中段平面图;
  4.通风、排水系统示意图。
  注:地下开打有关部分的内容,深度和附图,应根据矿山不同特点酌情增删。
  对于采用充填采矿方法的矿山,应增加以下内容。
  充填系统和充填设施
  一、简述充填系统
  1.充填的要求目的。
  2.充填方法及充填量。
  3.充填工作。
  二、 充填料的来源及材料种类
  1.对填充料的要求(粒度、性质、水分)和选择。
  2.充填料开采场地位置选择和生产能力确定。
  3.充填料开采、运输,破碎、筛分的设备选型及数量。
  三、充填料制备和输送
  1.充填系统工作制度。
  2.充填料制备站位置选择及充填料贮料设施型式和容积。
  3.充填料制备工艺流程。
  4.充填料输送设备(管路)选型和输送。
  四、充填系统的计量与自动控制。
  五、充填过程中的通讯联络。
  六、充填的供水、排水和排泥。
  七、充填情况的检查、测试、观测手段。
  第七章 矿山机械
  第一节 坑内运输
  一、根据开拓系统、矿石、废石、人员、主要设备材料等运输任务,确定运输系统和运输方案。
  二、如果采用坑内机车运输,则应选择比较。确定机车、矿车、废石车、人车、材料车及平板车的型号、规格和数量;确定所采用的轨型、轨距及线路的有关技术条件;选择装卸等辅助设施。
  三、如果采用坑内无轨设备运输,则应选择确定无轨运输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确定运输道路的结构等级及有关技术条件;选择相应的辅助运输设备和装卸设施。
  第二节 矿井(斜坡)提升(下放)
  一、根据开拓系统、矿石、废石的物理机械性质、提升(下放)承担的矿石、废石、最大班井下工作人数以及其他提升任务,研究并确定提升系统和最佳提升方案。
  二、选择确定提升容器和提升机的型号、规格,确定轨型、轨距及线路有关技术条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