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等部门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

  开展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读书活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文化、道德、法制教育为主题,采取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造成一定的声势和影响。
  每年颁布“知识工程”推荐书目,并做好推荐图书的宣传、出版、发行和组织阅读、书评工作,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开办读书栏目,引导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形成浓厚的阅读风气。
  结合各行业中心任务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读书活动。
  在全国中小学继续倡导“人人读好书、从小学做人”的读书活动,充分发挥课外书籍的育人功能。
  继续开展阅读“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的活动。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企业和工会文化宫俱乐部的图书馆、阅览室、职工之家等场所的作用,开展“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
  在家庭内营造读书氛围,倡导家庭藏书、读书活动。
  各图书馆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图书推荐、阅读辅导工作。
  成立读者协会,加强对群众性读书活动的组织、引导工作。
  (二)完善图书馆布点及条件建设,使图书馆网点遍及城乡各地。
  普及图书馆网点,继续加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设,并大力发展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各种小型或流动图书馆(室)。
  每年在全国发展1000个标准乡镇、街道图书馆。
  中等以上城市和大城市的区建立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县、区、市公共图书馆中设立少年儿童阅览室。
  加强企业、工会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
  按照各级、各类型图书馆的评估标准,对图书馆的办馆条件逐步进行改善。解决县级以下基层图书馆的馆舍、编制、经费、设备等问题。
  (三)把知识送到农村去,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为科教兴农贡献力量。
  到2010年,实现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每个乡镇都有一个规模不等的图书馆(室),平均藏书2000册以上,其中,藏书万册以上的达到30%;有条件的村设立图书室。
  继续发展汽车图书馆,为牧区和人口稀少的农村服务。
  县级图书馆要重点面向农村,坚持送书下乡,送知识、信息下乡,并大力支持乡镇图书馆和农村图书室的建设。
  继续搞好“万村书库”、“希望书库”建设。
  广泛开展捐书助农活动,提倡捐赠科技、教育类新书,把知识送到农村,为振兴农村经济出力。
  (四)提高各级各类型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发挥图书馆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