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机电部关于机械工业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要在继续发展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积极进行“利税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制度的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引进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可有步骤地开展股份制试点,特别对一些需要投资多、适宜于批量生产、各地积极性高的热门产品,可以适当扩大试点范围。
  要积极改善外部环境,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搞好大中型企业的措施是搞好企业的有力保证,机械工业各级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抓紧抓好落实工作。其次,要加强与国家各综合部门的协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可能地改善市场环境,解决大中型企业任务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冶金、矿山、电站、石化等重点项目所需的大型成套设备力争做好预安排、预付款,以利于企业组织生产、保证进度、保证质量,更好地满足使用部门的要求。
  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练好内功,立足优化自身小气候,从管理求效益。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同时,企业要千方百计挖掘内部潜力,调动内部的积极因素,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扩大销售,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要眼睛向内,克服等、靠、要、怨的依赖思想,树立竞争观念,建立竞争机制,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必须坚持从严治厂,加强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改变把管理看成“软任务”的思想,把管理进步和技术进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抓,而且应该认识到只有管理进步了,技术进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别要抓好企业的基础管理,注意系统性、整体性,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正确处理各专业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的整体功能,通过诸如企业管理系统设计等先进方法,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
  (2)深入贯彻落实计工二(1990)936号文件,强化机械工业全行业统筹规划。1990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计委和机电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机械电子工业全行业统筹规划工作的通知》(936号文),是搞好机械工业统筹规划、强化宏观调控的指导性文件,也是行业管理的重要依据。“八五”期间,要把全行业统筹规划工作作为“治乱”、“治散”的主要任务来抓。首先,要不断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宣传落实文件精神,增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共识,支持和推动统筹规划工作。其次,要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各地的全行业统筹规划组织,要与29个分行业规划组建立明确的联系制度,逐渐形成上下结合,左右沟通的工作网络。再次,要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全行业统筹规划的具体办法,并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过渡。第四,要做好统筹规划一本帐的完善的落实工作,减少和杜绝不合理重复。第五,要注意协调各关系,处理好统筹规划和分头实施的关系,并求得计划、财政、金融、海关等综合部门的支持,逐步树立统筹规划的权威性。
  (3)继续抓好对重点领域的宏观调控。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产业政策的地区化工作,制订和落实重点机械产品分地区发展规划。把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各地区的优势特色结合起来,防止新的不合理重复,更好地集中力量,确保重点。二是继续加强对“热门”机电产品的管理。对于国家公布的“热门”产品的建设和改造项目,一律严格按照规定报机电部商国家计委审批。三是继续完善机电设备进口的管理。对国内能保证质量、水平和交货期的机电设备的进口,要加强引导,把有限的外汇用于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和引进上。对利用外资带进设备的问题,要研究制定具体办法,使其健康发展。四是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必须以行业规划及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素质为主要依据,从严掌握,要通过发放许可证不断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五是细化各大类机械产品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税目、税率,解决好贯彻过程中通到的问题,以保证重点建设,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
  (4)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械产品的价格改革。要根据少数商品和劳动的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精神,结合机械工业具体情况,重新审定产品价格分工管理权限,除对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机械工业产品价格,继续由国家物价局、机电部统一管理外,大量的一般机械产品价格要逐步放开。在一部分企业中,可率先扩大定价权限,企业视不同情况可自主定价或按规定申报调整价格。对目前机械产品价格双轨制问题,要根据上满产品价格改革的进程,结合机械产品价格调整和整顿,逐步并轨。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有计划地调整机械产品价格结构,进一步理顺比价关系。重点调整国家定价偏低的大型发电设备、重型矿山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大型农业机械、重要的汽车产品和高精尖机床产品的价格,促进产品结构调整,适应国家重点建设需要和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
  (5)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推进机械工业的健康发展。今后十年,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明确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宏观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总要求,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既能确保宏观平衡,又能体现微观搞活的机械工业行业管理新体制。为此,“八五”要对管理体制作三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首先,要建立一个责权统一的、具有权威的机械工业管理部门。管理内容必须虚实结合。其次,要对现行工业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加强行业管理部门的调控职能,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形成以重点调控少数企业集团和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带动全行业的管理体制。再次,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并要研究建立机械工业管理体系,适时地推进工业管理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6)加强统计和信息工作,为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服务。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建立起适应机电工业行业管理要求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经济指标体系。搞好信息系统的建设,初步建成机电信息工业系统。要积极探索信息为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服务的工作,加强统计监督,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定量分析,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等的作用,更好地为实现决策和调控经济运行服务。
  十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机械工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经济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