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机电部关于机械工业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二、机械工业今后十年及“八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生产手段的装备工业,是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产业。要适时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国防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为人民小康生活提供价廉物美的耐用消费品,有重点地跟踪世界新技术的发展,努力扩大出口创汇,为实现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1)奋斗目标。机械工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契机,在保持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同时,加快改组改造步伐,到2000年,要使机械工业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有所改善,素质、水平和效益有明显提高。机械工业的区域分工趋于合理,形成不同特点和水平的机械工业基地。机械工业将初步完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速度型到效益型的转变,建立起较为先进的能参予国际竞争的机械工业体系,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
  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到2000年,机械工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要基本解决和逐步掌握量大面广的基础产品和一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关键设计、制造技术,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寿命和可靠性,某些产品领域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解决机械工业长期存在的“散”、“乱”问题,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本世纪末机械工业国营大中型企业要基本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活力将明显增强。
  (2)指导方针。以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深化体制改革,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改组改造,调整结构,加强管理,狠抓基础,主攻成套,着力于质量、水平、素质和效益的提高,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继续摸索适合我国机械工业特点的改革思路,建立和完善机械工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机制。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引进技术,吸引外资,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使机械工业的水平和素质跃上新的台阶。
  ——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支柱作用。要努力转变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使其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努力为企业搞好服务,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平等竞争的宏观环境。要通过积极改革,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充满生机和竞争向上的局面。
  ——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主线的工作方针,并在科研、设计、生产、建设、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领域具体贯彻落实。
  ——推进机械工业结构调整。要通过加强机械工业基础领域的发展和提高来带动整个机械工业水平;要坚决限制和淘汰长线、落后产品的生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以“一创、三节、两保证”产品为主攻方向,致力于产品结构的优化;要以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要逐步改变地区结构趋同化的格局,注意发挥各地优势,努力做到地区有特色、企业有特色,形成一批产品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品。
  ——坚持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加强技术改造,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突出强调应用电子技术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要把技术改造与调整改组密切结合起来,推进和发展专业化协作,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结构;按合理经济规模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调整、联合、兼并,逐步实现存量优化组合。
  ——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动各项工作。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产品质量差、品种少、水平低、布局散、消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大力加强管理、挖掘潜力,眼睛向内,求其在我,千方百计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的道路。
  ——搞好统筹规划,加强综合平衡,把各方面的机械制造力量合理组织起来,促进优势互补,避免低水平延伸和同水平的不合理重复,发挥机械工业全行业的整体优势。
  (3)基本任务。机械工业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七中、八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精神,加强改组改造,继续抓好调整结构、提高素质和加强宏观调控三大任务,下大气力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品种,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机械工业生产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今后十年的生产平均增长速度为9.0%,高于6.8%的工业增长速度,主要是汽车行业将有较大发展。1995年工业总产值计划为2550亿元,2000年为3700亿元。
  ——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有明显提高。主要产品的品种到1995年要有70%左右达到国际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的水平,其中50%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末期的先进水平;到2000年要有40%以上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机械产品的质量将明显提高,到1995年累计要有3000种产品限期达到可靠性指标,已考核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0.5~1倍以上。同时,在确保和提高内在质量的基础上,要基本解决机械产品普遍存在的装配、外观、包装、元器件一致性等方面的质量问题以及为重点工程配套的基础零部件和辅机的突出质量问题。“八五”期间,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产值产量将成倍增长,金切机床产量的数控化率从1990年的1.5%提高到1995年的4%左右,产值数控化率从6%提高到20%左右,积极发展智能化、数字化自控系统和数控系统等高技术产品;对20类量大面广、耗能大的通用机电产品实现更新换代1500种。
  ——研究开发能力显著增强。大中型企业都要具有产品开发能力,并建立起“三个一代”的科研—一生产体系。“八五”期间开发新产品6000多种,都要具有80年代的水平,部分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九五”期间新产品开发要达8000种。“七五”已引进技术的产品,国产化程度平均要达到70%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