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产品及引进产品要达到国际九十年代水平。
现生产产品要达到国际八十年代末期水平。
汽车安全、污染控制、节能要确保达标并逐步接近国际水平。
4.提高汽车摩托车产品质量水平,使汽车保证期(“三包”年限及里程)十分接近国际平均水平,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1)2000年国产轿车保证期:2-3年或4-6万公里,轿车车身锈蚀(穿孔)保证期为5年。按轿车排量分别规定为:
微型轿车(1.0升以下)达到2年或4万公里;
普通轿车(1.0-1.6升)达到3年或5万公里;
中、高级轿车(1.6升以上)达到3年或6万公里。
(2)2000年国产客车、载货汽车和摩托车保证期的方案见附表。
5.加强汽车产品可靠性试验的规范化管理,改进可靠性评价方法。解决国产汽车高速公路适应性问题,进一步推动汽车产品可靠性跨上新台阶,使汽车可靠性十分接近国际水平。
2000年汽车产品平均故障间隔里程为:现生产产品达到1.0万公里以上;新开发设计产品达到1.5~2.0万公里以上。
2000年摩托车产品平均故障间隔里程为:现生产产品达到6000公里;新开发设计产品达到8000公里。
四、质量发展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明确质量责任。坚持企业正职是质量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负全责。对企业行政副职明确质量职能和相应责任。有效地组织和落实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质量职能。加强质量考核工作力度,实施质量否决权,并与企业内部的分配、奖惩挂钩,把干部、科技人员、工人的切身利益与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直接挂钩。
2.坚持不懈抓好质量教育和培训,强化对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教育。机械部重点抓好厂长、经理的培训。继续做好质量观念的转变工作,加大质量宣传工作的力度,把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转变为全行业职工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量观,使质量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1)加强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从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发展到全面质量经营的新观念,将质量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作为巩固、开拓市场,获得效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