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新闻出版署直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失效]

  第九条 事业资产产权登记的主要内容:
  一、单位名称;
  二、住所;
  三、单位负责人;
  四、预算管理形式;
  五、主管部门;
  六、单位资产总额;
  七、国有资产总额;
  八、负债总额
  九、其它。
  第十条 事业资产产权登记的主要程序:
  一、单位持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申领或换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并填写有关栏目;
  二、将填好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报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
  三、持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到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办理审定手续。
  四、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审查合格的事业单位,办理有关《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事宜,依据审定的设立情况予以核发,依据审定的变动情况予以换发,依据审定的撤消情况予以收回,依据年度检查情况签署产权登记检查意见。
  第十一条 各事业单位应妥善保管本单位产权登记证、表,建立事业资产产权登记档案。

第四章 资产使用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要认真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要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对于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应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经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协商后可将其进行调剂处置。拒绝调剂处置的单位,主管部门有权对其缓拨或停拨有关经费。

第五章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

  第十五条 非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事业发展计划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
  第十六条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主要方式: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