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航行通告格式的填写方法
A)地名代码。指所报的设备、空域、情况所在的机场或者飞行情报区(飞行管制区)的地名代码。
B)开始时间。使用月、日、时、分八位数字日时组,国内使用北京时或者北京夏令时,国际使用世界协调时(UTC,下同)。
C)截止时间。填写方法同B)项。
D)时间表。所报险情、设备工作状态或者情况存在的时间。
E)航行通告的基本内容。填写设施、空域的状态或者情况。此项一般应当用航行通告代码填写,必要时,应当使用指示码、呼号、频率和数字等补充说明。如果无适当的航行通告代码,可以使用明语(国内为汉语明语,国际为英语明语)。适用时,也可以使用规定的简缩语。
F)下限高度。G)上限高度。此两项,只是在有危险警告时才使用,同时应当注明基准面和度量单位。
注:A)至G)项的指示码,必须填写在内容的前面,如果某项无资料,则可以不写该项指示码。
附录四
定期制航行通告共同生效日期表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月14日 |1月12日 |1月11日 |1月10日 |1月9日 |1月7日 |1月6日 ||2月11日 |2月9日 |2月8日 |2月7日 |2月6日 |2月4日 |2月3日 ||3月10日 |3月9日 |3月8日 |3月7日 |3月5日 |3月4日 |3月3日 ||4月7日 |4月6日 |4月5日 |4月4日 |4月2日 |4月1日 |3月31日 ||5月5日 |5月4日 |5月3日 |5月2日 |4月30日 |4月29日 |4月28日 ||6月2日 |6月1日 |5月31日 |5月30日 |5月28日 |5月27日 |5月26日 ||6月30日 |6月29日 |6月28日 |6月27日 |6月25日 |6月24日 |6月23日 ||7月28日 |7月27日 |7月26日 |7月25日 |7月23日 |7月22日 |7月21日 ||8月25日 |8月24日 |8月23日 |8月22日 |8月20日 |8月19日 |8月18日 ||9月22日 |9月21日 |9月20日 |9月19日 |9月17日 |9月16日 |9月15日 ||10月20日|10月19日|10月18日|10月17日|10月15日|10月14日|10月13日||11月17日|11月16日|11月15日|11月14日|11月12日|11月11日|11月10日||12月15日|12月14日|12月13日|12月12日|12月10日|12月9日 |12月8日 |------------------------------------
附录五
雪情通告格式
-------------------------------------
|雪情通告 电报等级 |收报单位 | |
|--------------|--------|-----------|
|签发日期 |发报单位|雪情通告(S系列) | 航行通告S |
|和时间 |代号 |顺序号 | |
|-----------------------|-- |
|机场 |A | |
|-----------------------|-|---------|
|观测日期和时间(测定结束时间) |B | |B | |B | |
|-----------------------|-|-|-|-|-|-|
|跑道代号 |C | |C | |C | |
|-----------------------|-|-|-|-|-|-|
|扫清跑道长度(小于公布的跑道长度, 米) |D | |D | |D | |
|-----------------------|-|-|-|-|-|-|
|扫清跑道宽度(小于公布的跑道宽度, 米) |E | |E | |E | |
|如果偏在跑道中心线左边, 加注"L"; 如果在右边, | | | | | | |
|加注"R" | | | | | | |
|-----------------------|-|-|-|-|-|-|
|跑道上全部堆积物 | | | | | | |
|(自跑道代号小的一端的着陆入口开始, 在跑道的每 |F | |F | |F | |
|个三分之一的地方观察) | | | | | | |
|NIL没有积雪, 跑道上干燥 | | | | | | |
|1. 潮湿 | | | | | | |
|2. 湿或小块积水 | | | | | | |
|3. 雾松或霜复盖(深度一般不超过1毫米) | | | | | | |
|4. 干雪 | | | | | | |
|5. 湿雪 | | | | | | |
|6. 雪浆 | | | | | | |
|7. 冰 | | | | | | |
|8. 压实或滚压的雪 | | | | | | |
|9. 冰冻轮辙或冰脊 | | | | | | |
-------------------------------------
|跑道总长度的每三分之一的平均深度(毫米) |G | |G | |G | |
|-----------------------|-|-|-|-|-|-|
|每三分之一跑道的刹车作用和使用的测量设备 | | | | | | |
| 测定或者计算的系数 或者估计的刹车作用 |H | |H | |H | |
| 0.40和以上 好 5 | | | | | | |
| 0.39-0.36 中度/好 4 | | | | | | |
| 0.35-0.30 中度 3 | | | | | | |
| 0.29-0.26 中度/不好 2 | | | | | | |
| 0.25-和以下 不好 1 | | | | | | |
| 9 不可靠 9 | | | | | | |
| (引用测定系数时, 采用两位数字, 后随所用测 | | | | | | |
|量设备的简称; 引用估计值时, 采用一位数字) | | | | | | |
|-----------------------|-|-|-|-|-|-|
|临界雪堆[如果有,填写高度(厘米/离跑道边缘距离, |J | |J | |J | |
|米)后随"L"、"R"或者"LR"] | | | | | | |
|-----------------------|-|-|-|-|-|-|
|跑道灯(如果被雪遮盖, 填写“是”, 后随以“L”、|K | |K | |K | |
|“R”或者“LR”) | | | | | | |
|-----------------------|-|-|-|-|-|-|
|再扫除的计划〔如果有再扫除计划, 填写计划扫除的|L | |L | |L | |
|长度、宽度, 米, 如果系全长扫除, 填写"TOTAL"(全| | | | | | |
|部)〕 | | | | | | |
|-----------------------|-|-|-|-|-|-|
|预计再扫除完成的时间 |M | |M | |M | |
| | | | | | | |
|滑行道(如果无适当滑行道可用, 填写“无”) |N | |N | |N | |
|-----------------------|-|-|-|-|-|-|
|滑行道雪堆(如果超过60厘米, 填写“是”, 后随相 |P | |P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