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完善外贸运行报告制度。
外贸运行报告由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组成,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掌握、评估外贸运行情况,研究、解决外贸运行问题,制定、调整外贸政策措施,指导、部署外贸调控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推动外贸运行分析工作,规范外贸运行报告制度,强化外贸发展政策协调,发挥政策信息导向功能,根据《体改方案》,外经贸制订并下发《外贸运行报告实施办法》。各单位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参照实施办法,制订地区外贸运行报告制度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
(四)建立、规范全国外经贸宏观运行评价会议制度。
切实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工作指导,以形势分析会议、区域性计划管理人员座谈会、重点联系企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工作经验和信息的交流,总结、借鉴计划管理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探讨、解决计划管理工作和外经贸运行中的难点、热点等问题,摸索、交流外经贸计划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
同时,加强与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把外经贸计划管理工作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计划工作的综合协调职能。
(五)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抓重点、抓典型,揭示外经贸运行的特点,把握外经贸运行的脉搏,发现外经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估量外经贸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提炼新鲜经验,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切实解决好外经贸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向有关方面的领导和单位提出有针对性、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和主管部门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通过调查研究工作,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拓展外经贸业务、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服务。
外经贸计划管理部门要通过调查研究工作,密切与基层单位的联系,改进计划工作方法,提高计划工作的水平。
(六)加快外经贸计划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各单位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加快外经贸计划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步伐。
外经贸计划管理部门要把信息建设和信息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做好运行报告、监测体系、评价会议制度、调查研究等工作的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实现规范化管理。加强外经贸政策法规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跟踪分析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实现信息纵向、横向双向交流,提高信息的使用率。实现信息电脑化管理,加快计划工作现代化步伐。
上级主管部门要为下级管理部门、政府管理部门要为外经贸企业建立搜集信息的渠道、获取所需的信息提供方便和帮助。政府管理部门要为取得的涉及外经贸企业商业秘密的信息提供安全保障。要妥善采取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管理信息的作用,做好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