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纪,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把握党的建设的根本和大局,保证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
教学中,可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内容,采用十六大的新表述,贯穿十六大的新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加强党的领导、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的特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反映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依法治国才有可靠的保证。所以,不懂得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就不懂得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就不能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归根到底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根本利益。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必须着眼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一切工作都要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健全民主和法制。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依照
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宪法和法律,并且运用
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
教学中,可结合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原则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21世纪的伟大历史任务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
在党中央的正确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台湾同胞共同努力,坚决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的猖狂活动,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长足发展,巩固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外部环境。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增强,台湾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不得人心。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壮大,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教学中,可结合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的内容,渗透十六大精神的教育。
四、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十六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搞扩张”。“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做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