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理解,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三,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在初中三年级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和目标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在初中三年级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奋斗目标。
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在初中三年级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奋斗目标。此外,初中各年级教学都要渗透法制教育内容,特别是在初中二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十六大关于加强法制建设基本精神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
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是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