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理安排资金,保证重点需要。去年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想方设法筹措和调度资金,基本保证了重点支出的需要。同上年相比,企业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支出增加29.58亿元,增长19.2%;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增加20.81亿元,增长9.4%;教育事业费增加53.58亿元,增长15.2%;科学事业费增加5.36亿元,增长12.1%;国防支出增加39.98亿元,增长13.8%。再加上预算内其他支出科目和预算外资金中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去年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共537.13亿元,对教育的投入共557.39亿元,对科技的投入共178.73亿元,都比上年增加。
(五)支持各项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去年我国物价和外贸体制改革等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各级财政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整粮油销售价格和压缩平价粮销售数量的工作,对减少财政补贴和节约粮油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配合外贸部门,帮助企业转变经营思想,增强自负盈亏意识,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不仅使外贸出口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消除了外贸出口商品的亏损补贴。此外,在配合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试点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为了强化财税管理,去年国务院发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法规,财税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1991年的国家预算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执行的,尽管财政收入比预算超过139.71亿元,但由于支出超过预算227.31亿元,财政赤字比预算扩大。支出超过预算,主要是为了支持抗灾救灾和保证重点开支的需要。另外,由于机构、人员膨胀,加上我们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够有力,去年的行政管理费超支较多,这是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的。现在,各方面对中央和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十分关注,希望能够尽快摆脱财政困境。但是,财政困难是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比如经济效益低,分配结构不合理,机构人员膨胀,各种补贴包袱过重等问题,都是财政困难加剧的原因。因此,财政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经济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决财政和经济问题,都要靠改革开放;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财政困境。我们必须坚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改革步伐,扩大对外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效益,不断壮大国家财力。同时,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宏观调控,坚持量力办事的原则,继续过紧日子,从严控制支出,使国家财政逐步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1992年国家预算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