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3488.33亿元,完成预算的103.1%。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一)中央本级经常性预算支出1461.0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6%。其中,其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121.12亿元,完成预算的91.9%。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支出216.75亿元,完成预算的98.7%。在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支出中,农林水事业费34.5亿元,完成预算的102.3%;科学和教育事业费123.19亿元,完成预算的102.4%。国家政权建设支出776.24亿元,完成预算的101.2%。在国家政权建设支出中,行政管理费13.1亿元,完成预算的98.8%;国防费632.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7%。价格补贴支出101.24亿元,完成预算的80.6%。价格补贴支出比预算减少,主要是去年国家提高了棉花收购价格后,取消了棉花收购价外奖励款。其他支出216.73亿元,完成预算的166.1%,超支86.24亿元。其他支出超过预算,主要原因是税务机构的经费原列在地方预算,中央预算中没有此项支出,在税务机构分设后,国务院决定国家税务局系统的经费由原来地方财政负担和通过集贸税收提成冲减收入处理改为由中央财政负担,并列入中央本级其他支出。1995年,国税系统经费包括经常经费、办案经费、基建经费、微机建设经费等,共开支124亿元。扣除此项因素,其他支出是结余的。中央预备费21亿元,经国务院批准已动支完毕,其中一半用于防汛、救灾,其余用于外事、国防、社会治安和文教科学等临时性支出。(二)中央补助地方经常性支出2027.25亿元,完成预算的103.4%,超支67.57亿元。中央财政补助地方经常性支出超过预算的主要原因,一是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国务院决定增加转移支付10亿元;二是动用预备费追加地方支出8.28亿元,用于防汛抗旱救灾等;三是为解决粮食企业的政策性亏损挂帐,追加补助地方支出14.86亿元用于对消化粮食企业亏损挂帐的贴息;四是按政策规定结算,对开发区的收入返还比预算增加了20.33亿元。中央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和支出相抵,结余403.13亿元,转入建设性预算。
中央财政建设性预算收入378.3亿元,完成预算的85.4%。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一)经常性预算结余转入403.13亿元。(二)专项建设性收入37亿元,完成预算的40.4%。专项建设性收入没有完成预算,主要原因是铁道部门出现亏损,使列收列支的铁道包干收入减少49.5亿元,此外,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也比预算短收15.09亿元。(三)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61.83亿元,比预算超亏9.72亿元,主要是国务院为解决国家统配煤炭企业的困难,在预算执行中增加了煤炭企业亏损补贴10亿元。中央财政建设性预算支出1041.12亿元,完成预算的93.8%。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一)中央本级建设性支出534.31亿元,完成预算的86.2%。其中,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257.37亿元,完成预算的78%。基本建设支出没有完成预算,主要是由于专项建设性收入没有完成预算,相应减少了该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134.7亿元,完成预算的97.8%。地质勘探费65.4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1.9亿元,完成预算的85%。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比预算减少,主要原因是该项下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年初预算列中央本级支出,在预算执行中下划地方支出2.26亿元。(二)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建设性支出506.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3.4%。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建设性支出超出预算,主要原因是有些项目如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资金、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年初预算时列中央本级支出,在预算执行中下划给地方,相应增加了中央对地方的补助。中央财政建设性收入和支出相抵,支出大于收入662.82亿元。
|